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版发行
国新办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以史为鉴 踔厉奋发 开创未来
中国援助汤加救灾物资 抵努库阿洛法国际机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史为鉴 踔厉奋发 开创未来
——郑州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上接二版)朝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绘就的发展蓝图共同奋斗、不懈奋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实际成效。

强化使命担当 开创事业发展新局

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通起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郑州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两个大局”,站位“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的澎湃动力。

着眼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我市对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确保”、谋划“十大战略”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龙头带头作用,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搞规划。抢抓重大战略机遇,高标准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和起步区建设方案,谋划推进重点项目80个,完成年度投资170亿元;制定《关于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出重彩成高峰的实施意见》,强化责任担当,完善目标举措;编制《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包括兰考在内的郑开同城化步伐,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发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打造“两化五强四高地”的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思路理念、方法步骤和重点举措。扎实推进“优势再造”,加快转化传统优势,培育形成先进生产力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制度型开放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比较优势;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科技赋能、提质发展传统产业;适应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与相关产业;适应数字化变革,全面建设数字强市;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化,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统筹安全与发展,建设韧性城市,肩负起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

为抓住“人才”这一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郑州实施了3.0版本人才新政,锁定“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五大核心产业,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高度协同先行先试。着力把“中原科技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聚焦人工智能、信创科技等前沿产业,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深化《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结合全市制造业发展实际编制《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定下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目标。编制了《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为建设国内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强有力动能和支撑。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积极构建国际陆港、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指定口岸等高水平开放载体平台体系,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实现了开放水平的重大跃升,2021年前11个月,郑州市进出口5098亿元,增长20.5%,占全省进出口值的71%,领头羊作用充分发挥。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充分认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把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活动,高水平建设平安郑州。加快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的监测预防、预警响应、社会动员、避险转移、救援组织等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树牢城市全周期管理意识,完善重要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保障城市运营安全。高度重视防范各级财务风险,规范政府性平台融资管理,依法依规处置非法集资、问题楼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网络安全技术运用,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和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网络综合安全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完善常态化安全排查化解机制,不断提高源头管控能力、智慧检测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城市安全、人民安宁、社会安定。

打好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双线战 推动复工复产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灾害和先后3轮疫情,全市党员干部把打赢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双线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课堂和考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6万个基层党组织、40多万名党员干部、近50万名志愿者主动请缨、冲在一线、日夜奋战,用半个月左右时间实现了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的基本恢复,用不到一个月扑灭了第一轮疫情反弹,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圈死”“扑灭”了第二次疫情反弹,第三轮疫情防控也已进入最后清零扫尾阶段。

危急时刻全市广大党员充分彰显了不怕牺牲、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我市9名同志牺牲在抗疫救灾一线,新密市公安局民警杨旭恒在洪灾中勇救51名群众后被洪水冲走,历经10个多小时自救成功归来,被公安部点名表扬,而他经过10天观察治疗又上了抗击疫情的战场……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坚持把做好群众安置、灾后重建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周到细致做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工作,全市乡村3.4万户受灾房屋通过修缮加固、原址重建、货币补偿安置到位,需集中安置的1.2万户、8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市谋划储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75个,总投资1289.5亿元,已完成投资136.2亿元。

为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市先后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措施,印发《郑州市加快市场经营主体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提出力争用3个月的时间,使全市产业经济发展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

市级领导带头分包重点企业项目,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市级层面组建16个工作组,5084名党员干部深入216个乡镇(办)、46个园区开展精准服务。累计走访企业17745家(次),召开座谈会7165场,收集梳理各类问题9346个,解决8399个,解决率90%,全市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航空港区克服疫情形势严峻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仅用两周时间就为富士康新招录员工13万人,创造了富士康单日招工过14000人最高纪录,有力保障了富士康用工需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我市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统筹起来把握,释放党史学习成效,为促进乡村振兴赋能。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围绕灾情疫情影响,全市先后开展三轮集中排查,对按程序纳入的监测对象,第一时间指定帮扶责任人,从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社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展开一对一帮扶。通过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帮扶措施,全市“三类户”中,共消除风险户116户383人。截至2021年底,全市脱贫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46.16元,同比增长10.06%。

产业发展既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我市以产业帮扶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当地资源,引导相关区县(市)因地制宜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电商等产业项目,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可造血、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效果。2021年,我市共实施产业项目209个,涉及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七大类,共计投入财政资金42639.2万元。

改善脱贫村群众居住环境,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21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脱贫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181个脱贫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基本完成,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脱贫村广大群众在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居住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脱贫村正在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当前,郑州正处于抢抓机遇、拉高标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郑州高度重视、赋予郑州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更高定位和使命担当,省委、省政府对郑州提出了“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河南现代化建设”的更高要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担当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继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启迪思想、激发力量。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将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集聚起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起高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