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
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今日召开
郑州 “一直都在”,让百姓安心更暖心
开展氢能全产业链深度对接 推动传统能源产业改造提升
“梦”圆冬奥 成功“桃”金
河南两高校4学科入选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十四五”时期河南拟累计 使用外资超1100亿美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 “一直都在”,让百姓安心更暖心
开通全天候响应“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让群众焦心的“找谁办”“怎么办”,变成有呼必有应的“别担心”“正在办” 引全网点赞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汪俊杰

编者按

在年初的战“疫”中,有两句霸气回复——深圳卫健委“电话发我”、郑州医护人员“一直都在”,一个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绿色通道——“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引起全网点赞:“深圳的‘电话发我’,是深圳效率的底气;郑州的‘一直都在’,是中原大地的坚韧与朴实,是河南人民默默扛起责任,永不言败的精神底色。”“24小时全天候响应的‘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让群众焦心的‘找谁办’‘怎么办’,变成了有呼必有应的‘别担心’‘正在办’”。

昨日,《光明日报》头版头题刊发“郑州:‘一直都在’,让百姓安心更暖心”文章,报道郑州努力探寻城市善治之道,在“精准”上持续下功夫,疫情防控有速度有力度,更有精度有温度。本报今日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这顿年夜饭,舒心!医院想着咱呢。”吃口热腾腾的水饺,看着视频里远方家人的笑脸,身穿病号服的老韩,渐渐觉出了年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老韩赶着春节出院回老家的计划落空了。原本有些失落,但随着医院送来的“新春大礼包”一层层打开,老韩的心,变暖了。

怎样在“织牢疫情防控网”与“守护好万家灯火”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郑州市努力探寻城市善治之道,在“精准”上持续下功夫,让服务有力度,城市有温度。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

老韩名叫韩建国,今年48岁,是河南省汤阴县农民,6年前得了扩张型心肌病。这次专程来做心脏移植,手术很成功,恢复得也好,眼瞅着就能出院了。没承想,快近年根儿时,疫情却把他留住了。

除夕。病房从里到外都贴上了“福”字、窗花,红彤彤的很是喜庆。

听见敲门声,正贴窗花的老韩快步走去开门,心里不禁嘀咕:“大过年的,谁还来查房?”

门开了,是医院院长魏艳和医护人员。

“这两天感觉咋样?”魏艳脚还在门外,话已先到了。

“好得很!你看,我饭量也变大了。”老韩“潇洒”地抬着胳膊转了一圈。

心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斌笑了:“那就好啊!来,我们陪你一起过除夕!”一边说着,他一边拿出鼓鼓囊囊一包“年礼”递给老韩:臂式电子血压计、体脂秤、便携式分药盒、心脏康复指导视频……当然,少不了喷香的饺子和火红的中国结。

“这馅儿口味儿好!”老韩欣喜地吃下一个饺子,一个劲儿地夸。接着,又撸起袖管,戴上血压计。“低压78、高压110……”听着自动语音播报,他脸上最后一丝愁容消散了。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