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济郑高铁濮郑段 跑出试验最高速
城市公交向周边乡镇延伸 群众出行更便利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百姓生活更敞亮
郑州“一直都在”,让百姓安心更暖心
支持郑州谋划设立金融小镇 创投大厦等产业集聚平台
本周三场招聘会 虚位以待“职”等您
一台手术修心又换肺
郑州市复工复产情况排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一直都在”,让百姓安心更暖心

(上接一版)更让老韩意外的是,医护人员还带来了家人的新春祝福视频。“记得吃顿饺子啊!一家人好好的,咱老百姓就图个平平安安。”家人的牵挂之情,隔着视频也能感受到。

原来,为了让像老韩一样不能回家团聚的患者过个舒心年,医院发起了“点亮微心愿,异乡过年也温暖”活动——“除夕夜,让每个患者都不孤单”。

“过完年再回!先在城里开个小卖部,多陪陪家人。女儿大学毕业上了班,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看着医护人员们的笑脸,老韩心里渐渐豁亮了。

夜空灿烂,万家灯火明。弥漫在医院的这股暖意,也笼罩着整个郑州。

面对反复起伏的疫情,一头是严密防控,一头是万家团圆,哪个都不能轻视。为此,郑州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

“就地过年”怎么过?郑州直面群众现实关切,用心用情做好各项保障。

“大到春节的市场供应、交通出行、商业娱乐,小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要提供更多备选、替代方案,鼓励各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发放过年大礼包、安排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做到就地过年,暖在身边。”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说。

有速度,更有精度和温度

1月7日,郑州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6小时、6398个核酸检测点、近1260万人……平均每小时210万人,每分钟3.5万人,每秒钟583人。争分夺秒的速度,每快一秒,便多一份安心!

在“郑州速度”的背后,是“城市温度”。面对病患需求,郑州医护人员坚定回应:“一直都在!”听者无不暖心,瞬间“破防”。

1月10日12点多,正在核酸检测点执勤的陇海社区副主任杨景红手机响了。

“家有孕妇,身体不适,急需转诊……”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郑州管控区内的待产孕妇刘女士突发异常,紧急求援。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这个编号为3261的求助电子交办单后,“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立即安排社控部对接急救车辆和医院,开辟孕妇产检和生产的“绿色通道”!

“救护车进来了!”“病区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一切就绪。

“路上只用了15分钟,到医院前,已经把各种手续都办好了。”刘女士的家属感激不已。

为确保封控区居民吃穿不愁、生活无忧,郑州市提供精准保供服务,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对所有来电详细了解,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电话一打,米面到家。”二七区市民王荣说,上午10点之前联系,当天就可以送到家,“价格还是市场价”。

24小时全天候响应的“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让群众焦心的“找谁办”“怎么办”,变成了有呼必有应的“别担心”“正在办”。“服务更走心,群众才会更暖心。”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吕挺琳说。

开学开课、复工复产,目前,郑州市持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开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疫情的阴霾正在消散,春天悄然走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