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师爱如花绽芬芳
“师情师语”等您来稿
“爱哭鬼”不哭了
把想法变成做法
从“扶”到“放” 培养给力“小领导人”
让孩子记录自己的优点
做和善而坚定的引领者
奉献是青春的赞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哭鬼”不哭了

我们班有一个“爱哭鬼”,课堂提问回答不出,她会哭;水杯找不到,她会哭;铅笔太粗,她会哭;整理书包太慢,她还会哭……这个“爱哭鬼”,就是小王同学。梨花带雨、声泪俱下、悲痛欲绝,她能在各种哭的模式之间随意切换。她这种只哭不说的哑剧,经常让我很苦恼。

小王爱哭,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她遇到困难不会表达,从而选择了最直接有效、能引起别人关注的方法——哭,久而久之,养成了遇到事情就哭的习惯。对于我来说,大多时候,总感觉她哭得很莫名其妙。于是,面对她的哭,我就会问:“你又哭啥呢?这有啥可哭的?”可越是这样,她哭得越凶。

在一次再寻常不过的课堂上,又遇到她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她把头一扭,眉头一皱,我一看,这是要哭的节奏啊!说时迟,那时快,我灵机一动,连忙道:“让我们给小王同学点儿掌声鼓励鼓励,给她加加油!”她扭过头错愕地看着我,我接着对她说:“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虽然最终她还是没能回答出来问题,但她却一反常态并没有哭。下课后,我拉着她的手,发自肺腑地告诉她:“今天你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好,虽然没有回答对问题,但是也没有像之前一样遇到困难就开始哭,这就是进步!老师期待你今后有更大的进步!”她甜甜地笑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作为老师,我们不断行走在教育道路上,蓦然回首,却发现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自己。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做出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开辟新思路,尝试新办法,我们总能铺就一条宽阔大道,成就自己,铸就学生。

新郑市溱美小学 时媛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