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已成暖
苍薇长吟图(国画) 张建京
高原上的灯塔
《我们的老时光》:卸下重负的一剂良药
一江春水(国画) 陈文利
认知的高度
梅花入馔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认知的高度

♣ 高玉成

认知的高度取决于站位的高度。比如爬山,爬到什么高度,就看到什么风景;爬到山顶,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

常见一些人为一些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其实并无谁对谁错,站位不同而已。站位高的人与站位低的人看到的风景不一样,但都是事实;各以自己眼中的风景为依据,你说是云,他说是雾,各说各话,即便是同一高度,角度不同风景也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争来争去,仍然争不出个结果。

常有一些人思想工作特别难做,原因同样是双方认知水平有差距。一个说不到对方心坎上去,一个意识不到对方站位比自己高,都在自己的认知层面上看问题、办事情,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工作就做不通;站位高的人明明视野更宽、更高远,无奈对方认识不到,干着急也没办法。

有两种人不与人争,一种是老成持重,知道自己站位高,对方理解不了,没必要争;一种是自知站位低,愿听对方意见,肯向别人学习,没理由争。怕就怕不知高低,不知深浅,自说自话,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争来争去,不解决任何问题。

山的高度可以测量,认知的高度却看不见、摸不着;不经一事,就没法比较。不知道别人高,不知道自己低,或者不知道别人某一方面高,不知道自己某一方面低,总是自以为是,听不进意见,接受不了批评,无非是夜郎自大,井底之蛙。古人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有点“残酷”,有人给出的意见是:“让他自己慢慢悟去吧。”看上去像是不负责任,实则也是无奈之举:反正对方听不进意见,为避免误会、减少争执,只好让他随着时间增长、阅历增长、知识增长,慢慢省悟去吧;待认知水平提高了,自然就理解了——颇有点倒逼的意思。至于可能付出的代价,就只当是“交学费”了吧。

有一个建议可以与人分享:在人才济济的现实中,尽量谦虚做人,低调做事,多听别人意见,多给别人机会,给自己留点余地,好的意见不至于错过,不好的意见也未必伤身;如此,则有得无失,“庶几无遗憾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