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教师 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 刘瑞娟 匠心筑梦 “爱是教育的基础。奔跑在育人之路,我将始终以爱为底色,用专业来引导与帮助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追逐的梦想与从事的职业相重合,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从教近十年的刘瑞娟,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中学时代,课堂上老师娓娓道来传授知识、生活中老师温暖关怀传递深情、受挫时老师倾心帮助激发信心……当时,我就想,长大后要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把这种爱传递下去,做学生的托举者,陪伴每一朵花儿绽放它的特色。” 成为一名好老师,一直是刘瑞娟的不懈追求。课堂是老师的教育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学生。为让课堂更有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她坚持撰写教育反思、班级管理日志,在反思记录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她积极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广泛阅读,拓宽思维,课堂上引经据典、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沉浸在丰富的知识海洋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是关键。例如,在检查课文背诵时,我采取让程度稍弱的孩子检测程度较好孩子的背诵、默写,既给程度较好孩子提供了展示准确流畅背诵、默写的机会,又给程度较弱的孩子提供平台发挥价值——作为小老师督查其他同学的背诵任务,同时,也学习借鉴了优秀学生的经验。这样,大家在合作完成时,能力和知识都得到提升。”刘瑞娟善于研究课堂设计,设置启发性问题,调动小组合作,并设置不同层级的问题与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听懂并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中,刘瑞娟也游刃有余。她秉持和善而坚定的带班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助力孩子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教学减负提质是重点。我抓好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作业三个环节,设置分层作业,确保每个层级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学会,得到提升。”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刘瑞娟说,她将继续坚持用心、用爱,编织自己的教育梦,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做学生学习成长的陪伴者。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