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爱编织希望
校讯速递
以“双减”为“杠杆” 用智慧点亮幸福教育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师情师语”等您来稿
于无声处显温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提到班主任工作,很多班主任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字:累,而我心中偏偏有一个美好的愿景——轻轻松松做班主任。

班主任要学会从忙乱的工作状态中停下来,给每个早晨五分钟,理个简单规划;给每个上午、下午各十分钟,喝茶、听音乐、静心;给每个傍晚五分钟,回味当日教学工作的闪光点,你会因头脑清晰而提高效率。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词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最后两句,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意可得,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是引用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王国维做学问的这三重境界,和我们做老师、做班主任完全一样:首先要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是辛苦付出,第三是反复追寻,豁然开朗。

好教师同样有三重境界:乐教、懂教、善教。乐教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乐而忘忧,有教育理想与教育情怀,有好的心态;懂教是会上课、上好课、会当班主任、会做学生思想工作;善教是成绩好、学生爱、家长认可、领导喜欢。

乐教、懂教、善教是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思想的凝练,这个过程很艰辛,但又充满着快乐和幸福。教师应该学会自己培养自己,名师首先是自己成长起来的,然后才是打造,首先要弄清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才能成为那样的教师。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也需要经历成长的三个步骤,可以总结为十二个字:学习充电、经验积累、不断反思。

读书是教师学习成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首先是读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报刊、杂志,把握教育的规律,掌握科学先进的方法,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才能科学管理班级。魏书生、李镇西的书不可不读,教育报刊杂志不可不看。

其次,读与时代同步、滋养心灵、温暖生命方面的书,一方面是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是将其转化为精神和人生的体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比较流行的杂志如《读者》《三联生活周刊》等,应该读的大部头如当代茅盾文学获奖作品。

第三是积累反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记录教学过程的成败,才能不断进步。

先贤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乐。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认为教师是最幸福的职业。作为教师,要力争体验到这种独特的幸福。特级教师于漪的实践体悟是:“把日常平凡琐碎的工作与我们未来的事业和千家万户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教师具备渴望成长的坚定信念,不断拥有自我成长的力量追求和自我鞭策,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精神上耐得住寂寞,生活上不追求奢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教师的职业都是平凡的,笃定身心,才可能全身心耕耘育人园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新郑市市直初级中学 柳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