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全国政协十三届
五次会议今日闭幕
“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明日举行总理记者会
河南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三条高铁在郑“牵手”互通
导读
三月三 拜轩辕
自主创新赢先机
支起世界第一高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两会代表委员带来各地人民对总书记的心意

新华社记者

早春时节,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集首都北京,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他们带来人民群众最真诚的嘱托和期盼。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亿万人民战贫、抗疫、反腐、铸魂……气吞山河的史诗画卷中,记录下一处处乡村的旧貌新颜,一个个群体的命运转折,一片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明媚的春光中,代表委员们捎来了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心意——“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石拔三大姐现在就像重生的梨树,真好看。”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红端详着参会期间收到的一张照片,高兴地说。

照片上,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石拔三站在自家堂屋中间,抬头笑着,落落大方地招呼游客。

梨子寨得名于一株枝繁叶茂、有着200多年树龄的梨树。现在村里最出名的是“大姐”石拔三。

2013年11月3日,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

石拔三家是总书记在村里走访的第一家。

“怎么称呼您?”

问的人正是石拔三。她没出过深山,没上过学,家里没有电视,认不出总书记。

总书记亲切地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得知石拔三64岁了,总书记说:“你是大姐。”

从那天起,石拔三牢牢记住了这个“勤务员”。

十八洞村是石红的精准扶贫联系点之一,因此她常去。2016年,她第一次见到石拔三。此后,她们每年都见面。

石拔三也叫石拔哑,“拔三”意为家里排行第三的女儿。在石拔三人生的前60多年,她像一个沉默的影子,很少说话,也不爱抬头。年纪大了,她弯了腰,走在人群里都看不见。

总书记的到来,唤醒了这个沉睡在贫困中的小山村,也让石拔三的命运天翻地覆。

如今的十八洞村青石铺路、木屋错落,游客纷至沓来,再不见一丝“山高沟深路难走,有女莫嫁梨子寨”的模样。石拔三家的厨房修好了,添了电饭煲、电冰箱,还买了一台大彩电。

每当电视上出现总书记的画面,她总要停下手中的活儿,走到电视机跟前,仔细端详,听他讲话。她最爱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因为“里面常有总书记”。

石红来北京前,在十八洞村的小年“村晚”见到石拔三,那时就觉得她的“精气神不一样”。

那天,石拔三穿着新衣,专注地看着舞台。五彩流光映在她的眼睛里、皮肤上,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那样耀眼,那样明亮。“谁想到照片里,一个多月不见,拔哑大姐又进步了。”

“总书记的那声大姐,就像一个开关,让她神奇地从内而外地变了……”石红抚摸着照片,眼眶湿润,“是那声问好,给了她从未得到过的尊重和鼓励。”

石拔三家堂屋墙上挂着总书记和她坐在火塘边聊家常的照片。来北京前,石红曾问她:“你说再见到总书记,你要说啥?”

石拔三说:“就想跟他说,现在我有钱花,吃的也不愁了。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从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到江西井冈山神山村、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几十个贫困村,哪一个不是换了模样?像石拔三这样近1亿贫困人口,谁不曾被总书记深情的话所鼓舞,从此绽放新的容颜?

四川大凉山“悬崖村”村民的出行难,曾让总书记“揪心”不已。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