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根亲中国”华语电影短片大赛 “最佳网络人气作品”投票开启
河南体育产业 博览会6月举行
嵩山龙门中牟备战忙
体育人志愿服务下基层
省实验中学和郑州九中杀进决赛
赋能中心帮你“充充电”
进一扇门 办所有事
“我们的午餐有家的味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们的午餐有家的味道!”

“今天有土豆鸡块!”“还有鱼香肉丝!米饭的黄金搭档!”3月4日,下课铃一响,郑州四中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就井然有序地“冲”进食堂开始排队领取午餐。经过一上午的脑力输出,下了课就能马上吃上热乎的午饭,对于正在飞速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这就是一天中的“小确幸”。

自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午餐供应工作开展以来,在惠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惠济区教育局结合区情、融合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确定了“政府主导、自主经营”的工作思路,现已实现26所公办中小学、区属17所公办幼儿园、1所中职学校、1所高中食堂自主供餐,34695名学生实现在校就餐。

午餐供应工程直接面向学生,学生满意才是工作开展的意义所在。3月4日,郑州四中实验学校食堂内贴出今日食谱:主食米饭,配菜土豆鸡块、炒豆角、鱼香肉丝以及蛋花汤。每个学生在吃完午餐后,还可以领取一盒学生饮用奶。“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汤,每天都不重样!”前来打饭的学生满意地介绍。

走进惠济区香山小学的“四季餐厅”,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吃饭的地方,更是他们文化习得与课程实践的“宝地”。“一粒粟”“盘中餐”“万颗子”三个餐厅和“荷锄归”兼具餐厅和美食实践中心,让孩子们“食之有味”的同时体味“食中有育”,真正做到了“美好教育”。

“我们都很喜欢我们的食堂,这里环境优美还能吃到好吃的饭菜,每天都不重样,味道和家里的饭菜很像。”五年级的王兆阳告诉记者,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学校吃午餐,糖醋里脊是他最喜欢的一道菜。

在做到让学生满意的同时,为保障学生餐饮安全,进一步提升学校餐厅管理水平,惠济区各学校还向家长发出了陪餐邀请,定期与学生共进午餐,并对食堂饭菜质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家孩子刚上初中,我第一次来陪餐,感觉食堂很温馨,饭菜也很有营养。环境干净,我很放心。”郑州四中七年级家长满意地在意见簿上留言。据郑州四中实验学校食堂负责人介绍,学校每天会邀请一个班级的两位家长进行陪餐,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所有家长都有机会与孩子共进午餐。

在香山小学餐厅操作间,门口配备有各种消毒工具,并且必须佩戴鞋套和头套才能进入。每一个部分都设置了一位责任人,首先是称重分类区,保证食材数量,记录使用时间;之后是操作间,按照最高标准装配新风系统、排烟系统、自动洗菜机和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餐饮设备;在制作区域,食堂严格按照卫生规定操作,蒸箱、烤箱、保温箱一应俱全,保证孩子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在售饭间,工作人员每日进行三次消毒工作并记录在案,保证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在学校配餐的同时,联网监控器另一头,惠济区教育局阳光数据大屏正在实时监控辖区各学校操作间动态。学校的操作间视频同步在阳光数据大屏显示,从洗菜到做菜的流程一清二楚。

严把操作环节安全卫生的同时,惠济区教育局更是对学生的餐饮源头严格把关,所有食堂采取“4D6T”色标管理法,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和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从供应到制作,从员工到学生,各个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每个环节精细化管理。

据了解,惠济区政府投入资金0.6亿元,为24所改扩建学校食堂配备和添置食堂设施设备。为全区学校食堂采购电磁大锅灶、智能蒸饭车、可倾式汤锅、长龙式洗碗机等先进、安全的设施设备,并采用智能化操作,确保学校食堂供餐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48所公办中小学中,有26所已经实现学校食堂自主供餐;区属17所公办幼儿园、1所中职学校、1所高中也已全部实现食堂自主供餐,还剩余5所改扩建的学校食堂和5所新建校食堂也在抓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全部实现午餐的自主供应。 本报记者 杨丽萍 实习生 李海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