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慎终如始落细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
努力实现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
坚守党校主渠道主阵地 为郑州育栋梁献良策
构建大宣传格局大传播体系大智能平台
打响“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城市文化品牌
压实四方责任高质量高效率
推进拜祖大典筹备工作
我省再次成功发行 政府债券近313亿
以高质量审计护航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履行司法行政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基层把脉问诊 支招蔬菜产业发展
持续阴雨或来袭 周末气温大跳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履行司法行政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访郑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司久贵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准确把握郑州的历史坐标和发展定位,科学绘就了郑州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坚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以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近日,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司久贵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出了具体举措。

司久贵表示,司法行政机关首先要把讲政治融入具体工作中,用行动说话,用成效检验。司法行政机关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省级示范点创建活动。做好“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归并“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衔接准备工作,提供全天候服务。

其次,要拓展创新公证业务领域,健全完善信息化办证手段,开展公证公益服务周、“敬老月”公证公益活动,真正做到利企便民。要加强《法律援助法》学习宣传贯彻,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和“法援惠民生”活动。加强“智慧司法”“智慧普法”“智慧调解”等项目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民生,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国务院、省、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惠企措施,以法治手段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围绕“项目为王”“五个一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万所连万会”“千所联千企”等活动,主动走访、了解企业法治需求,帮助企业防范风险。

围绕“两化五强”总目标,以司法行政改革为契机,推进法治保障、法律服务提质进位。以贯彻落实市两办《关于适应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要求 推进郑州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主线,以抓好城区律所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转化为重点,在律师事务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上持续发力,推动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公共法律服务市场。

此外,要强化对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确保中央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要求落地落实。推动司法鉴定机构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在年底前培育出1~2家通过国家级资质认定、集鉴定科研教学培训为一体的高水平司法鉴定机构。贯彻落实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要求,确保2022年我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安全、顺利、平稳。

基层基础是司法行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年将启动司法所建设“强基创优三年行动”,部署“强基创优三年行动”(2022年为“巩固年”、2023年为“优化年”、2024年为“提升年”)。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抓手,推动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做实基层依法治理,深化法治创建“四级同创、三级示范”,组织开展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2022年实现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全覆盖、每个行政村(社区)有5~8名“法律明白人”。加强基层经费和装备保障,认真落实《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装备配备标准》,配齐配强业务装备。强化“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加快推进指挥中心建设,深化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