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两千名干部下乡入厂走访
跨区对接 帮企解难
他把做好事当成终身事业
社区有个“多面手”
热心帮扶 尽心尽责
法律服务进社区
党员干部领着干乡村面貌愈加美
赏春分 绘春意
督办平台添动能 助力发展“加速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社区有个“多面手”
姚风安(左三)向志愿者传授蒸馒头手艺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李聪聪 文/图

在花园路街道通信花园社区,一提起姚风安,大家都会齐刷刷竖大拇指给他点赞:姚老师,那可是个“多面手”!

今年74岁的姚风安,是一个在新疆当兵多年的老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想当年在部队,他蒸过5年馒头。一人一天和5袋面,多达250斤。老姚掐馍剂儿一手准,半斤两个馒头,双手揉馍,至今宝刀未老。

后来,姚风安转业后在省财政厅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的姚风安一刻也没有闲着,一直保持着部队无私奉献、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真的成了“多面手”:他不仅担任着财政厅退休支部的书记,在院里还自告奋勇担当楼院长、楼栋长、社区银发调解队党小组长、平安义务巡逻二队队长。前些日子,姚风安又报名参加了社区互助养老项目“长者同乐食屋”志愿服务队。重操旧业,更是如鱼得水,姚风安成为食屋的绝对主力,食屋志愿者纷纷向姚风安拜师学和面蒸馒头手艺。

姚风安所在的15号院,但凡遇到大大小小的事务,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去找他,因为大家都说他是“智多星”。去年10月,院里有人装修出了岔子,导致两栋楼200多户居民无法使用暖气。一时间,大家把矛头对准肇事方,吵吵嚷嚷,直至惊动派出所。

姚风安主动介入,先耐心劝解大家冷静对待,别激化矛盾,然后又找肇事方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就这样,跑腿加磨嘴,前后两个多月的协调,终于让大家和肇事方达成了和解协议,院里200多户每家出一点钱,肇事方出一部分钱,姚风安亲自购买材料,请工人,监督施工,使院里如期用上了暖气。

这样的事,老姚管的多了:疫情来袭,先后20轮核酸检测,姚风安给15号院40多名志愿者分组排班,他自己则不排班,而是天天值守;社区要举办楼组红歌赛,15号院居民在姚师傅的组织下,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上场,大家都愿意听他指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