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什么要读杜诗
春深绿清漪(国画) 王延旭
做人要靠谱
尊称的变异
《最早的中国》:从玉的肇始溯源华夏文明
江南春色图(国画) 沈钊昌
儿时的上学路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什么要读杜诗

♣ 王 豪

杜甫,一代诗圣,远离我们已有1300多年的光景,但岁月尘封不住其自有的光芒,时间愈久,其诗心才情、高德大道、关心民瘼、忧心社会的种种表现愈加璀璨夺目。

杜甫是伟大的!杜甫的伟大在于杜诗的伟大,杜诗的伟大在于其内容的宏大且贴近现实,更在于其技巧的炉火纯青,所谓“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王安石语),“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语),其内容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以及杜甫个人的人格魅力都值得后人效法与学习。为杜诗设置一门课且上好它,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养必要且可行。

杜诗课的重要呈现载体就是《杜诗课》这本书。

阅读《杜诗课》,人们可以感知伟大诗人杜甫所在的唐朝由“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向“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的转变,诗人应时发出的“国破山河在”的感叹,至今还令人惊心涕零。战乱以及动荡在诗人笔下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呐喊,而“三吏”“三别”也成为代代传诵的文学经典。阅读杜诗,可使现代人感知和平、和谐、安静带来的美好,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阅读《杜诗课》,人们可以感知到老杜内心的大爱,即使他穷困潦倒,心中所向还是兼济天下。茅屋被秋风掀翻,哪怕自己受冻而死,这些在他看来都不值得可怜,因为其心中宏大的追求是天下苍生,心中的祈愿是“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这份诉求,穿越时空,直至当下一样值得我们颂扬与歌赞。

阅读《杜诗课》,人们可以感知杜甫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在那个“烽火连三月”动荡不安的日子里,漂泊在外的杜甫,心中仍时常牵挂着自己的家乡。而他了解家中情况的渠道,就是抵得上万金的“家书”,其对家人的担心,对国家的忧患发自肺腑,感人至深。杜甫的这种舍生取义、忧国忧民、以民为本、热爱家乡的表现不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吗?

阅读《杜诗课》,人们还可以感知杜甫对贫富差距的憎恨以及他对此的无奈之情。三岁顽童皆能诵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是杜甫对社会不公的声讨。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文人,杜甫只有痛恨,却无力改变贫富的差距。而今,我们的脱贫攻坚战打得那么漂亮,实现了全民脱贫。我们憎恨着杜甫的憎恨,但又超越了杜甫的憎恨,让每个人都能居华屋、有美食,这应该是我们对杜甫最好的交代吧。

在杜甫诗中,我最喜欢的当数他的《饮中八仙歌》。这些饮者喝出了时代的气质,超越了魏晋风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这就是诗人的杜甫,骨子里虽然有着作为儒士的理想追求,心中会时不时念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他的这首诗又表现出其豪放、狂傲不羁的一面。

当我们诵读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诗句时,我们能感知到杜甫不仅仅只会“叹息肠内热,穷年忧黎元”,他也有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万物细腻的观察。另外,杜甫的诗不只抒发对世事艰难的感叹,夜深人静时,在美好的月夜,诗人也会遥想其家中的妻儿,“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的这些情感是那么的美好,美好到即便是千百年后的我们读来仍会为之感动,他的诗能够唤起不同时代人们的同感。

林林总总,其诗中所表现出的性格、气质、精神、才华,皆为所有诗人的标配,但杜甫更超拔脱俗。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所以,杜甫的为人为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杜诗应该读,杜诗课更应该好好讲,好好上。

这又要回到《杜诗课》这本书上,首先应该向本书的编者致敬,该书由杜甫的乡贤后辈、杜甫第四十二世孙杜保才先生及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毕朝阳先生、曹镜州先生等共同精研、编创而成。多年来他们浸润在杜甫的诗中,受着杜甫人格的熏陶,他们对杜诗的理解、对杜甫的认知要比一般人更加准确到位,他们更迫切的愿望还是想把杜诗的精髓、杜甫的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于是,他们面向大众及广大青少年读者精选出200首杜诗的代表作予以解读,尤其是译文部分颇见译者功力,这些译文乃先生们枯灯黄卷,形影相吊,尽心竭力,厚积薄发,呈才华于笔端汩汩而成。

除此而外,《杜诗课》的魔力还在于能听,真正做到了与新媒体的融合,扫码即听,能给读者带来多次元的感觉。听听杜诗也许能让你在繁杂的工作之余获得片刻宁静,能让你躁动不安的青春岁月少些许叛逆。读杜诗与听杜诗,都会让你的人生脱离枯燥与乏味,充满诗意与多彩。

《杜诗课》为我们为什么要读杜诗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为上好杜诗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学习杜诗找到了一把密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