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2035年郑州从业人员基本实现“人人持证”
统筹兼顾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
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
进一步强化项目带动意识 切实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小区停车难 协商促解决
来!我们一起“云拜祖”
壬寅年英国华人华侨恭拜 轩辕黄帝大典在伦敦举行
郑州:调整房贷政策 保障合理需求
“网上拜祖祈福平台”火爆出圈
多种方式网上拜祖祈福
本周天气多云为主 风力较大注意防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文明健康始于你我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在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当下,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强,它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改变着人们,更让越来越多的郑州人深刻意识到:人人树立文明健康意识、养成自律健康的卫生行为习惯,是拥有美好生活的基石。

“经过这两年的疫情防控经验积累,大家都越来越真正意识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民丰华坦言:“事实上,疫情带给大家健康观念的变化有很多,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社交‘一米线’、‘分餐制、用公筷’、减少外出聚餐、健康饮食……刚开始执行确实觉得有点麻烦,但习惯成自然,渐渐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到好处。”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认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重在从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以前出门办事,不管距离远近,第一选择是自己开车或者打车,但现在只要时间允许,我首选是共享单车。”市民郭中郝说,“原来会觉得汽车方便、快捷,现在只要注意做好洗手和消毒,骑车出行绿色环保,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外出归来要洗手,聚餐要用公筷……”市民邱治国说,通过疫情防控措施的普及,他不仅掌握了很多防疫知识,还强化了对健康文明理念的认识。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市民把低碳环保的文明理念付诸行动。如今,在省会菜市场、超市等场所,你会注意到许多市民都是随身携带一辆小型简易购物车或者是一个帆布口袋,买菜购物不再额外需要塑料袋。29岁的市民王青也是如此,身为“90后”,她无论是去商场还是超市,都会随身携带帆布袋。王青说:“帆布袋能重复利用,清洗也方便,用起来卫生又环保,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

文明健康践于行,推广健康文明的做法,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事关公共卫生防护网的织牢织密,事关每个人。

谈起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祖籍山东的市民祝遂帆坦言:“按照以往的习惯,清明节亲友都会相约回家乡扫墓,但今年我们一家提前约定,清明改为网上祭扫,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给城市疫情防控贡献一分力量,文明祭扫一样能表达心意。”

81岁的市民王先生虽然是耄耋老人,也在疫情中学会手机“扫码”支付。老人说:“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对老年人来说不容易,但是网上购物能减少现实中的接触式购物,更安全、便利。”

疫情防控无小事,事事处处见文明。当下,郑州人深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是与疫情战斗的有力武器,也是文明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本报记者 王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