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杯清茶品雅趣 两枝金兰香陋室(书法) 马继普
戚戚牙
茫茫皛泽说不尽
躺 平
《书谱释要与临摹》:书法爱好者的良好范本
归(国画) 刘洪海
想你的时候问月亮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粟虽然在古代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北方人的主食,但因其产量低、不好消化,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今天主要作为杂粮供人们搭配食用。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记载了宋金对峙时的一个事件:“是时,龟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下攻打江苏盱眙,南宋大将成闵列兵南岸与金人对峙,当时南宋拨给诸路士兵的粮饷本来就不足,加上连日大雨,粮草补给困难。金兵退兵后留下了大量的小米,其他几路军队都能靠着缴获的小米维持,唯独成闵统帅的士兵都是闽浙人,不吃小米,每天都会饿死二三百人。也就是说,那些闽浙士兵,因为吃不了小米饭,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小米细火慢煮,熬成小米粥,很受北方人喜爱,但蒸成饭吃,却干涩难以下咽。所以,谈到八路军当年抗战的艰苦,常常会用“小米加步枪” 来形容。由此看来,古人的生活与今人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种观点认为,“五谷”中的稷,指的是高粱。如今的餐桌上,高粱成为不多见的“稀客”。即使我国的中部地区,掺了高粱面的花卷、窝头也不是主流食品了。而在曾经以高粱米饭为主食的东北地区,它也早已“隐退”。更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则是化作无色液体的高粱——白酒。在我国诸多白酒的配料表中,高粱都是绝对的“A 角”。

高粱籽粒外皮含有大量的单宁,这是其适合酿酒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单宁入口有苦涩的感觉——葡萄皮和葡萄籽苦涩的口感正缘于其富含的单宁,红葡萄酒的口感也主要来自发酵氧化的单宁。单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胶体又难以消化,所以它作为粮食的口感较差,一直都不被人们喜欢。但在我国粮食史上,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高粱的地位却相当高。

相关出土文物及农书史籍证明,高粱种植最少也有5000年的历史。多数研究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传入印度后再进入我国。至今,非洲还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在1936年斯诺顿(Snowden J. D.)高粱分类系统的31个品种中,有28个品种起源于非洲,其中20个品种起源于非洲东北部的扇形区域内。在158个高粱变种里,只有4个品种起源于非洲以外的地方。也有部分专家认为,高粱原产于我国。在我国,高粱俗称蜀黍、芦稷、茭草、茭子、芦穄、芦粟等,南北各省区都有种植。其特性是喜温、喜光,耐高温,适应性强,分布于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主产国有美国、阿根廷、墨西哥、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和中国。

高粱米在中国、朝鲜、俄罗斯、印度及非洲等地均曾为食粮,既可以做成高粱米饭,也可以磨成面粉,单独或与其他粮食搭配做成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年糕等食品。由于高粱的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也明显不足,近年来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尤其是东北地区, 曾经被高粱覆盖的农田,大部分被玉米所替代。随着我国高粱消费量的增加,自产高粱不能自给,大部分依赖进口。2014年至2018年,我国高粱表观消费量都在800万吨以上,其中2017年消费量为890万吨,来自于进口的就达506万吨。

彼黍离离

豫北乡村,元宵节有“端灯盏儿”“偷灯盏儿”的风俗。“端灯盏儿”是广大农民的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七八岁到十五六岁的少年们,这个活动充满了神圣与乐趣。

元宵节这天,天擦黑时,家家户户开始“端灯盏儿”。家庭主妇早早地把发好、蒸熟的“黏面”做成各种各样的“灯盏儿”:最简单的是圆柱形的,有鸭蛋那么粗,在“灯盏儿”上端捏一个边沿,使中间凹陷, 插一截缠绕棉絮、蘸了棉油的高粱篾(或苇篾)即成。也有的根据位置不同摆放不同的动物,比如放在大门口的“狮子”,粮食囤上放的“刺猬”,水缸里放的“青蛙”,鸡窝前放的“小鸡”等,在它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捏出边沿,插上高粱篾。“端灯盏儿”之前,先把所有的“灯盏儿” 摆在案板上,点燃芯捻,然后由孩子们端到各处放好:所有门的门墩上, 厨屋的灶神前、锅台上、水缸里、牲畜圈里等。

“端灯盏儿”时,要小心翼翼地用手捂住灯火,不能灭掉。放好“灯盏儿”,还要看着,不让别家的孩子“偷”走。等到“灯盏儿”灭了, 才可以收起来。收起来的“灯盏儿”,被做成好吃的油炸年糕。

讲究的大户(人口多)还会祭“十二月灯盏儿”:按一年12个月做成12个“灯盏儿”(在每个“灯盏儿”边沿分别捏1~12个“褶儿”), 晚饭后,把“十二月灯盏儿”点燃,摆在堂屋当门的八仙桌上,上香跪拜。祭拜完毕,女主人会等到“十二月灯盏儿”自然灭掉后,检查代表每个月“灯盏儿”的预兆:哪个月的“灯盏儿”芯捻周围是干的,就预示着这个月干旱无雨;反之,芯捻的周围是潮湿的,就预示着这个月有雨雪。

半大孩儿们会组成“偷灯盏儿”的队伍,三两人一伙儿,挨家挨户地走,到了大门口,先躲在暗处观察,发现有“灯盏儿”可“偷”,即火速出击,把“灯盏儿”拿到手拔腿就跑。有时候即使看护者在场,“偷” 者也会趁其不留神出手,几乎就是“明抢”了。

北方的小杂粮中,黍的种植量不大,但还很普遍。如今,在豫北种植的粮食中,黍几乎绝迹。“端灯盏儿”的习俗也早就变了味:昔日黏面做的“灯盏儿”,如今变成了小蜡烛。孩子们“偷灯盏儿”的活动自然就没有了——形式还在,内核却发生了质变。

现在,黍在我国粮食作物中按产量已退居到第十位,还不到粮食总产量的 1%,实在是无足轻重。但在古代,黍却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

《黍离》是《诗经》中的名篇,开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提到的即是当时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诗经·魏风·硕鼠》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其实是用“黍”指代粮食的。《吕氏春秋》《史记》中提到的粮食作物,也均有黍。我国古代还用黍百颗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 旧制的尺即是纵黍尺。横黍尺的一尺大约是纵黍尺的八寸一分。由此可见,黍在古代是被广泛种植和食用的。

黍,古称糜子,即黄米的原粮,原产地在我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习惯上,黍、糜都是指一种粮食,有糯性与非糯性之分,去皮后都叫黄米。糯质黄米,可以做年糕、粽子。非糯质黄米, 与小米类似,以食用为主,煮粥、做米饭、酿酒均可。有些地方对糯性黍与非糯性黍的叫法不同。比如陕西,把糯性的叫黍,黍米叫“软米”; 把非糯性的黍叫糜,糜米叫“黄米”或“硬米”。

黍是与粟一同走进人类农业史的,与粟有着共同的特点:耐干旱、贫瘠,不怕盐碱,适应性强。这在农耕之初种植技术、土地质量低劣的条件下,尤其重要。

2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