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行山中邵康庄
枸杞头
楼台飞舞祥烟外 鼓笛喧呼明月中(书法) 窦效民
润万物而生谷雨
《乐得暂时忘记》:重拾心灵的宁静和力量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太行山中邵康庄

♣ 傅 敏

太行纵贯中原南北数百里,脉向林虑山时便丰富起来。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以“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将林虑风光推到巅峰。那个在林虑山腋下的上杆庄,却被岁月遗忘许久。老一茬人的话语里,上杆庄偶尔会被提及。毕竟已过去一千余年,村落的旧名或多或少地能被人们提到,已经是很值得庆幸的事了。当更多的人称呼上杆庄的别称时,上杆庄如同一个人的乳名,悄然隐匿在大名后面,听任别人呼唤。

距离上杆庄不是太远,下乡工作或串亲访友很多次都要从这里经过。不断把上杆庄作为据点,向四处张望,寻思着距离哪一个方位的二三里处有炊烟人家?哪一个方位有亭台六七?哪一个方位有花开朵朵?有时也会站在村子的四至方位,回望二三里处的上杆庄,从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新村居中去往岁月的深处探寻着。千余年的历史跨度,上杆庄远去的或至今流传的故事传说,如时间刻度上的厘米向纵深处丈量。

一千年前的上杆庄,四五户人家,小几十口人,拥有怎样的一份魅力,将一位退役官军校尉(县团级干部)的脚步留住,从此安家落户。时至北宋初年,宋夏之间战争频发,辞官回乡的官军校尉邵令,为避战乱,安度晚年,携家眷先是从范阳(今涿州、北京一带)迁徙上谷(今怀来县),然而,此地仍然战事频发,居无宁日。邵令无奈再作决定,沿太行南行,渡漳河,在林虑山下的衡漳(今河南林州)域内停下脚步。望着高高的林虑山峰,邵令身心疲惫,思绪万千:天地之大,何处可安吾身!

北宋时,吃百家饭的戏班儿,这种文化载体已发展成熟。它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乡下民间,粉丝、票友、票房也多在乡村街市。存在规律如同做营生,有淡季旺季之分。戏班儿忙时走村串户搭台演戏,闲时便无处可去,糊口就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林虑山下的一处小村落,当家的宽厚仁慈,每遇戏班儿入村皆以茶饭相待。最让戏班儿感激的是,村里当家的给他们宽慰:别处有台口(唱戏的业务)尽管去唱,没有台口时只管回来吃住,无须顾虑。于戏班儿,这无疑少了后顾之忧。

消息传开,那些来衡漳的戏班儿纷纷云集于此,村子渐次热闹起来,有了文化味儿。以现在来看,村落如当下的影视基地或戏窝。

戏班里各有拿手绝活,跑马上杆就是他们的绝活之一。此绝活主要看演员的身手功夫。就见那演员骑一匹烈马呼啸而出,沿之前搭建好的设施场地进行马术表演,马上马下,或跳或翻,或骑马钻火龙跃障碍,此种表演在乡村被称为“跑马”;然后就是“上杆”,两根柔韧性较好的木杆竖立起五六米高,间隔两米余,演员依靠木杆上下滑动,腾挪跳跃,抑或从此杆到彼杆交换杆位,金猴一般敏捷灵动。演员表演的投入,使每个动作招数都让观众拍手叫好,连声喝彩。在乡村,这应该是普通百姓最奢侈的精神大餐了。

此种把戏惊险奇特,视觉冲击力强,很吸引眼球。想表演好这一档节目,演员需要台下苦练基本功。村里当家的专门辟出一块场地,让跑马上杆的演员练习绝活儿。练习,也是一种表演,如影视剧的前期拍摄。附近村民农闲时就过来观看,在“片场”断不了也会鼓掌喝彩。时间一长,戏班儿每次来这一带演出必选这个地方落脚;附近村民一有闲时就呼朋唤友来观看跑马上杆。原来的村名叫啥来?大家都想不起来了,干脆把村名叫上杆庄。

邵令听闻上杆庄的来历,有所触动,觉得此地人善良,地吉祥,有文化色彩,适宜生活。还有一个让邵令在上杆庄落脚的重要因素:从上杆庄向东百里为周文王演绎八卦的羑里城,向南数十里为《诗经》里多处提及的淇河,向北是他熟悉的来处——漳河;当他获悉上杆庄背依的西山林虑即是魏文帝曹丕笔下“西山何其高,高高上无极”的林虑山,即是五代北方山水画派创始人荆浩隐居地,亦是唐代高僧义泓、韩乾的挂锡古寺洪谷寺,还有与洪谷寺只有几道岭之隔的黄华古寺。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让邵令更加笃定——定居上杆庄。烟村袅袅的上杆庄,从此多了一户邵姓。

数年后,邵令的儿子邵德出生。邵令精心培养,教育儿子习文研学,成为当地名儒。邵德袭传家风,根据儿子邵古秉性、爱好,有针对性地引导培养,最终在诗文、声律方面成就了一番事业。邵家通过两三代人的努力,在当地已成为儒学名门。

时间到了1012年1月21日,农历庚子年腊月二十九,也即是这一年的除夕。一声洪亮的婴啼从邵家庭院传出,为节日里的邵家增添了几多喜庆。此新生婴儿便是后来成就大业的大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邵雍。这一年,宋朝还出生了韩绛、蔡襄等北宋时的鼎级人物。至此,从邵令始起,到邵德、邵古、邵雍,邵家已经在上杆庄延续三代。

邵雍天资聪慧,品学兼优,秉承家风,在学业方面勤苦钻研。有传说,他在寒冬里不生炉火取暖,在盛夏里不拿扇子纳凉,完全靠心智毅力来抵御外界侵扰。为了演习《易经》,他独自在书楼上昼夜钻研,十天半月不下书楼;还把书页拆开,贴到墙上反复背诵,最后达到将《易经》倒背如流的效果。邵雍也不是呆板地死记硬背,他主要靠反复读记,从中感悟古人的智慧,探寻天地宇宙的奥秘,通过与典籍深入交流,汲取其精髓,换化成自己的观点观念,提升自己的学识境界。

邵雍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活学活用。他在学业修满后从家里走出来,攀林虑山去游览观赏洪谷、金灯、黄华、太平等山寺胜景,到相州(今安阳)羑里城考察周文王八卦、易经演绎地。还拿出大量的时间到黄河、汾河、江淮、汉江及西周时的封国齐、鲁、宋、郑遗址实地察看,心境、眼界不断提升。很快,邵雍的声望学识被各界广泛认可,引起众多有识之士关注。当朝的大学士、名儒们,听说林虑山下的上杆庄有一位青年才智过人,满腹学问,便纷纷前来试探、交流、切磋,然后成为朋友。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当朝官员名流。那些日子,上杆庄的街道上,车马来往,轿篷进出,千年少遇,给山村挣足了面子。

在上杆庄的村人眼里,邵雍就是一位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教育子女,望子成龙,常常把邵雍当作范例让子女效仿学习。更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是,这个邵家后生心性和善,乐于助人,积极为村人做事。

上杆庄一带百姓常年以耕作为生,气象变化与庄稼收种、储存密切相关。邵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风来雨去,冷暖变化从他嘴里说出来往往准确无误,他就义务担当起了这一方百姓的气象员、晴雨表,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志愿者。

那年夏日的一个午间,晴好的天气突然翻脸,云黑雷鸣,眼见一场暴雨将倾。邵雍的左邻右舍都急着往晒场上去收盖摊晒的麦子,路过邵雍家门口时,看到邵家人安然于庭前凉棚下喝茶聊天,邵雍走出来给邻人说:“此雨只打台阶石,下不到晒场那边,大家不必惊慌,回去安心午睡。”还是有邻人不放心,跑到晒场时看见天空灼阳高射,由衷赞叹:邵家公子非同凡人,老天爷的事儿他都知道。

邵雍16岁那年,被爱惜人才的辉县县令李之才看中,在辉县苏门山专门给他找了一处“安乐窝”,让邵雍静心钻研易经、理学,邵雍还虔诚地拜李之才为师,虚心向博学多才的李之才请教学习《河图》《洛书》及伏羲氏的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后不久,又被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司马光等友人接到洛阳定居,创造出“北宋五子”的千古佳话。上杆庄,这片生养邵雍的乡土烟村,成为邵雍真正意义上的家乡。

时光浸润,上杆庄的村落街巷不断更改,但上杆庄的村俗民风依然如邵令初入太行林虑山时那样——人善良,地吉祥,民风淳朴。村人感恩于邵家对当地百姓的文化熏陶和影响,感激于邵雍对家乡的惠泽贡献,又无以回报,那就把村名改了吧,将上杆庄改名为“邵康庄”,意含邵氏尊姓康节大名。把村名叫作邵康庄,让子孙后代铭记,这应该是烟村人家知恩感恩,最为淳朴虔诚的报答了。

春日,再过邵康庄。路经村里学校墙外,学童们稚嫩的读书声入耳悦心: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岁之事勤在春,一日之事勤在晨。一生之事勤在少,一端之事勤在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