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公共资源交易开启“智能评标”模式
坚持项目为王 激活发展动能
无人机显身手 保夏粮丰产丰收
以平凡小事 践行文明风
讲好诚信践诺故事 营造诚信兴商环境
登封加快修复水库水毁水利工程
开展应急演练 提高抢险能力
拆除老旧危房 消除安全隐患
成立应急突击队 实战演练筑防线
“盛世梨园我来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阳光透明 规范高效 便民利企 公平公正
新郑公共资源交易开启“智能评标”模式

本报讯(记者 张立)“我是您的助手小鹤,需要帮助请告诉我……”几天前,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现场,评审专家打开评标系统,机器人随时待命。

“说话的是辅助评标机器人,今年2月全面应用,已覆盖中心全部评审项目。”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说,建立公平的交易环境,是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新郑市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践行“三标”行动标准,提能力转作风,树立智慧化招标工作标杆,实现机器人辅助评标常态化全覆盖,力求落实有标准,为投标企业建立更加公平的交易环境,提升招标投标公信力,以此做到突破有标志。

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专家监管难度大、评审尺度不一、评审耗时长,这些现实问题普遍存在。此前,为解决上述问题,新郑市创新上线手机投标APP;率先实现招投标无纸化;率先开通不见面评标系统……招投标领域的一系列创新,为智慧化辅助评标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用智能辅助系统,就不用反复找资料了。”评审现场,一位评审专家说,以5家投标企业、30条评审事项为例,以前人工初审需时20分钟,现在通过智能系统发出语音指令即可完成,只需几秒。不仅如此,评标大数据会对评标专家的评审行为全程留痕追溯,也为行业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据悉,这套以新郑出土的国宝级青铜器莲鹤方壶命名的智慧评标系统,全省首创,全国领先。目的是运用科技手段,辅助评审专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防止滥用评分自由裁量权。系统通过OCR识别、PDF文本提取技术、结合置信度机制、三方可信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清标、智能辅助评审,对投标文件内容给出对应的分析结果,以供专家参考;智能助手为评审人员提供交互式引导服务,智能问答满足常见问题及行业政策法规查询。同时,系统数据对专家是否干预智能分析、是否采用系统结果等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评分点以及偏离度计算评审倾向性。

公平的交易环境,让新郑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新郑域外企业投标率达84.81%,其他地区的招标项目主动申请到新郑完成招投标。新郑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追求公正永无止境,他们将不断努力,让公共资源交易阳光透明、规范高效、便民利企、智能智慧、公平公正。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