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区:重点项目加速跑 积蓄发展新动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惠济区:重点项目加速跑 积蓄发展新动力
荥泽古城文化公园地标荥泽古印
抖音电商直播基地郑州运营中心花开惠济
惠济区市民服务中心一角
飞速建设中的黄河国家博物馆

“进门有工作人员指引,还有帮办陪办的小姑娘,一个窗口就能‘一条龙’办事,真是又贴心又方便。”近日,预约前往惠济区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王先生惊喜地发现,升级改造后投用的惠济区市民服务中心不仅“颜值”高,“惠服务”,内涵也十分丰富,打印机、智慧引导一体机、自助办理机、驾驶人自助体检仪等科技感十足的智能配置,让办事更快捷。

作为惠济区2022年民生社会事业项目之一,今年2月竣工投用的惠济区市民服务中心是惠济区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全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重大项目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发展新动力的工作缩影之一。

“项目建设事关经济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主考场。全区各单位要把‘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当前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把‘项目为王’理念树得更加牢固,千方百计开展活动、锻造能力,全力以赴服务项目、助推发展,加快‘创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济’建设步伐。”前瞻未来,惠济区委书记魏东要求全区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总结经验、研判形势、分析问题、部署任务,出实招、动真格、求突破,以过硬的能力作风,助推全区经济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站在黄河南岸放眼望去,热火朝天的黄河桥村地质灾害搬迁安置项目工地,承载着185户受灾群众安居梦的房屋正拔地而起;树木葱茏的黄河南岸,浓缩黄河文明精华、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黄河国家博物馆机器轰鸣,雏形已具;核心政务区的街角,舒适温馨的惠济区青年人才公寓正向英才们敞开怀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惠济正款款走来。

聚焦“六大领域” 建设幸福惠济

荥泽古印、祈福天灯、油菜花田、考古体验……在郑州西北部,你绝对想不到有这样一座集遗址风貌和田野风光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公园——荥泽古城文化公园正在快速建设之中。未来,这里将成为市民读懂黄河文化、感受田园风光的全新旅游打卡地。

今年以来,惠济区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的目标,制定《惠济区2022年度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方案》,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城镇建设提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社会事业、房地产开发建设“六大领域”,建立县级领导分包推进机制、协调调度机制、专项督查机制、观摩评比机制“四项机制”,重点实施149个项目(含省市重点项目)。

荥泽古城文化公园便是今年惠济区“六大领域”重点项目之一。黄河国家博物馆、正弘智空间、天河创新创业大厦、河南郑州家政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荥泽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6个产业转型升级领域项目也正在加快施工。

惠济区市民服务中心是惠济区今年重点推进的36个民生社会事业项目之一,今年2月投用以来,市民不出楼就可以完成不动产、房管局、公积金、税务、水电气暖、出入境、车驾管等政务服务业务,实现“进一扇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所有事”。同时,还设有“三级三类”市民服务中心的其他内容,可以为群众提供健身、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此外,惠济区青年人才公寓、惠济区新城路中学、银通路中学新建项目、惠济区实验初级中学主体均已封顶,古荥镇黄河桥村地质灾害受灾群众搬迁安置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此外,惠济区还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领域,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是关乎全局的‘压舱石’,是推动发展的‘强引擎’,牵动发展全局。”惠济区委副书记、区长丁文霞表示,惠济区将坚持目标导向,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全力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实施,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布局新兴产业 培育发展动能

今年2月,抖音电商直播基地郑州运营中心在惠济区艺茂国际仓全面启动,迎着春风为惠济区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今年3月,上海粤浦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惠济,将与惠济区政府携手共同打造惠济区首个小微企业园——粤浦科技智造谷,惠济区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将添良好平台。

南京能赋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国电投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上海均和产业园项目、新城控股商业文旅综合体项目……3月30日,惠济区举行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线上)签约仪式,围绕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区域,成功签约12个项目。

按照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惠济区制定“1+5+N”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政策,构建“1+3”招商引资工作体系,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文化创意旅游、现代商贸服务、现代食品等产业“三化”改造,探索传统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生态优、文化兴、创新强”,全力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济”。

数据显示,一季度惠济区已完成重点项目签约15个。共上报百亿级头部企业项目开工1个(大运河数字文创大数据研发中心项目);10亿元高质量项目签约2个(粤浦科技智造谷项目、南京能赋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5亿元产业链项目签约1个(北天清智智慧终端项目),开工1个(清大视讯郑州中心项目)。在这些新签约的重点项目中,战略新兴产业占多数,惠济区正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新兴产业,突出科创项目强势崛起、先进制造业“唱主角”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今后,惠济将加速建设花园口新兴产业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园,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科技创新在郑州北部‘起高峰’。”谈及未来发展,魏东的话掷地有声,全区将坚持人才强区,开展“惠济十佳英才”评选,实施“二十项计划”,设立最高1000万元的人才创业资助资金,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坚持环境优区,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完善“1+5+N”产业扶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黄河国家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济”。

锤炼“能力作风” 狠抓项目建设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惠济区严格贯彻省委、市委要求,锚定“十大战略”,坚持“项目为王”,开展“三标”活动,坚决打好经济发展“阵地战”、文旅融合“突破战”、城区品质“升级战”、民生改善“主体战”、社会治理“持久战”五场战役,聚焦“创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济”提能力、转作风、重实干、强担当,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建机制,强能力,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惠济区把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高效落实,推动活动走深走实。紧跟市委步伐,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一办七组”专班,建立工作调度等12项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四对标四查找”活动,切实找准自身短板、弱项。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初心讲堂”等活动,搭建54个远程教育终端,成立92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累计开展各类学习200余期(次)。突出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采取“周报告、月调度、季观摩考核”的方式,建立健全“明责、知责、尽责、督责、考责”的工作闭环落实机制,坚持具体化、清单化、目标化推进,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坚实机制保障。

锻作风,优服务,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惠济区对标对表省委、市委要求,确定“创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优、文化兴、创新强”发展路径,厘清主导产业,成立惠济区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惠济区“提振发展信心、提升服务能力,惠及市场主体、惠及人民群众”冲刺首季开门红活动实施方案》,制定“1+5+N”产业扶持政策,构建“1+3”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建立“2个台账”“7个清单”,粤浦科技智造谷等一大批优质企业相继洽谈、入驻。为破解营商环境这一痛点,惠济区把优质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实现1256件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300个利企便民事项“掌上办”等。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在全市率先印发“落实‘13710’工作制度办法(试行)”,对所有项目化、方案化、清单化的工作,按照4个环节(交办—落实—反馈—销号)、4张表格(办结销号审批表、延期办结申请表、区长交办事项台账、重点工作事项台账)的闭环流程实施督导,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重实干,强担当,凝心聚力求发展。 对照市委“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的总要求,惠济区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以实干求实效。滚动实施“三个一批”,以“集中调度、专项督查、联审联批、观摩评比”为抓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惠济区印发《惠济区2022年度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方案》,明确149个重点项目任务,制定“一个理念、六大领域、四项机制、三百亿投资目标”的“1643”行动方案。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抓手,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先后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邀请国内外知名团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生态保护、产业布局、文化传承等发展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完成概念性设计方案,黄河国家博物馆、汴河遗址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南裹头广场、海事广场、惠武浮桥广场3个观景节点全面建成开放,荣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考核优秀单位。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惠济区将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围绕‘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持续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以创新的视野立标杆、以创新的实践提标准、以创新的成果树标志,以过硬能力、务实作风,全力助推郑州‘四个高地’建设,努力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惠济力量,以优异成绩和崭新气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魏东说。

本报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张超 李雪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