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郑州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推进策略
多措并举加快推动中原大市场建设
郑州都市文化气韵从哪里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推进策略

张俊超

以建设“四个高地”为引领,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郑州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郑州今后几年发展必须注重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对标党中央、省委对郑州的发展定位要求,抢抓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机遇,从而推动以郑州为引领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郑州为何能成为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正如增长极概念的提出者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所提出的观点,增长极是在既定环境中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推进型单元,这种推进型单元并非传统意义上基于地理空间的地理单元,而是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经济关系的经济单元。根据佩鲁等人的增长极理论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近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1.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增长极潜质地区的重要条件。郑州地处中原,史谓“天地之中”。时代的发展使得郑州成为我国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的主枢纽,打通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形成了连通境内外、辐射东西南北的“中国交通十字路口”。此外,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领头羊,东有山东半岛城市群、西有关中平原城市群、南有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处于四大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尤其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作为全国交通的枢纽地位和连接资源和要素转移的区位优势就愈发凸显。这也就使得郑州成为引领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2.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拥有充足的创新能力是增长极所需求的必备要素。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能够凭借其创新优势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并影响和推动一批追随者。伴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种“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郑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正在打造以郑东新区智慧岛为带动、以龙湖北部片区为核心、以科学谷为拓展区,整合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最终形成“一体两翼”布局的“中原科技带”,构建串联高新区、金水区和东区的沿黄科创带。随着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嵩山实验室、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一大批高质量重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郑州已初步具有增长极所必需的创新要素。

3.丰富的资源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地区所拥有资源禀赋是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良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具有竞争力市场价格优势,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是增长极产生的重要支撑。首先,郑州背靠近1亿人口的河南,充沛的人力资源既构成了郑州经济发展的动力,又使郑州的劳动力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其次,郑州自身也拥有着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矾土、耐火黏土、油石等近40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63.6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2亿吨,耐火黏土矿、水泥用灰岩等为优势矿产,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本的供应,使郑州的生产活动能够在得到率先开发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发展后劲。因此,丰富的资源优势为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的区域增长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具备规模经济效益。增长极的存在和发展除了需要必备的创新能力和充沛的资源禀赋之外,还需要在该区域内积聚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关联企业和部门,从而实现资源在企业和部门之间合理的配置,进而实现规模经济。作为中原城市群领头羊的郑州,近年来致力于发展以高素质劳动力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建成了6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已具备的规模经济效益使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极唯一选择。

5.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作为推进型单元的区域增长极,仅依靠自发的成长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还存在夭折的风险。因此,区域增长极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政府的引导主要作用在于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和整体的服务,培育区域场,加强在建区域增长极和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除此之外,区域增长极的发展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通过政府的制度供给来满足增长极发展所需的制度需求。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将郑州都市圈作为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与此同时,郑州市委、市政府也积极行动,出台一系列文件,抢抓战略、政策、历史“三大机遇”,锚定省委工作会议所提出“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致力于建设“四个高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二、郑州作为区域增长极发展的政策建议

1.以“四个高地”为引领,建设“造血型”增长极。增长极要带动区域整体实现经济增长,其自身必须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实践已经表明,制造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也是区域增长极中的“造血干细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区域增长极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郑州已经形成了纺织、专用设备、食品、煤电铝、汽车等传统的制造业产业链。然而,在国家“双碳”重大战略的背景下,这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和转向高质量发展,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从而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建设,需要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四条“丝绸之路”将郑州建设成开放高地。人才是“造血型”增长极的支撑,是现代化城市的活力所在,郑州要以建设人才高地为手段,强化“人才吸引”政策,建设成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推进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为郑州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是区域增长极中高速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为此,郑州坚持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最终成为国家级的创新高地。

2.构建和完善配套的投融资体制、土地及财税政策。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培育通常需要形成并聚集一批勇于创新的企业和人才。而创新通常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如果相应的投融资体制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为此,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构建风险投资机制,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为风险投资提供发展的动力。其次,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支持发展各类风险投资机构;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等。再次是进行土地管理改革,统一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土地对经济建设引导和调控作用的新路子。最后,探索用好国家给予的财税支持性政策。根据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来制定适合其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增长极效应的发挥。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增长极的发展速度和效用的发挥。首先,增长极要想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建设水平,在“1+8”郑州都市圈内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打造畅通畅联、高效快捷的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互通互联水平。其次,加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来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往来。最后,加强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内人民居住的环境水平,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界优秀生产资源的流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4.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内陆城市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始终相对较高。尽管近年来郑州一直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但这一问题仍然存在。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完善以及滞后性,政府过多地干预决策很有可能阻碍市场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低效率。国内外区域增长极培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摆脱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转变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调控为辅,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分干预。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塑造政务服务郑州品牌。

(作者系郑州商学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