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打造新高地 注入新活力
镜头聚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能力 锻作风 优服务 促发展
建设高质量美好教育
打造新高地 注入新活力
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各职业(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活动周现场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和特色亮点
2021年河南省暨郑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学生现场进行技能展示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在郑州举行
第三届“郑州最美校园工匠”颁奖典礼
每年确定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与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

栏目记者 周 娟

编者按:能力作风建设关键在行动。郑州市教育局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为目标,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立足实战,精准发力,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走深走实。

《郑州教育》特别推出“强能力 锻作风 优服务 促发展 建设高质量美好教育”专题报道,展现郑州教育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步步躬身前行的奋进姿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多项政策密集出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正式实施,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在我市,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两个“确保”,坚持省委对郑州打造“四个高地”的定位,以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统揽,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为引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职业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为郑州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顶层设计 纵深推进现代职教体系

郑州市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加优质职业教育供给总量。

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和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为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组织保障。

我市积极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强化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打造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层次完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我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郑州市不断优化职业学校布局与功能定位,推动每个开发区、县(市)、有职业学校的区集中力量重点办好1~2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25年,通过硬件建设提升计划,推动市属公办学校的迁、扩建和民办学校的达标建设工程,重点攻坚、分类实施,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围绕郑州市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按照“一校一特”的专业建设原则,坚持全面覆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制定《郑州市职业教育特色化建设和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拳头的专业建设格局。我市中职教育不断加强与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对接产业发展,加紧布局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养老、护理等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相关的职教专业,倾力打造精品化职业教育。目前,我市中职教育共建设136个专业,涉及18个专业大类、58个专业类,建设专业集群29个,省、市级名师技能工作室47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特色专业40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30个,有效形成对接产业、特色引领、错位发展、紧密契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布局,支撑和保障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以“双高”建设项目为抓手,建设河南省高水平中职学校4所、河南省高水平专业6个。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制度,指导学校分类制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的分类分级评估体系,开展中职学校品牌专业评估,组织国家级职教专家,结合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对品牌建设专业进行评估指导,坚持以评促建,高位引领,凸显专业品牌。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领航标”。 承办国赛成为衡量和检验职教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市已承办4次3项国家级赛项,充分展示了郑州市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增强了在全国的影响力。我市中职学校参加大赛成绩优异,近三年,共摘取金牌12枚、银牌29枚、银牌28枚。2021年,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更是收获1金、4银、3铜共8枚奖牌的好成绩,成绩稳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彰显了郑州职教品牌。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同频共育职业人才

郑州市成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建立起由政、校、行、企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方位、高层次校企合作领导组织架构。分批成立汽车、电子商务等10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行指委的成立,促使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合作更加密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市积极探索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模式,选定3所学校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确定17所学校为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大力推进“企中校”“校中厂”建设,构建“课堂+车间、作品+产品、工作室+生产线”的“产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能人才紧缺领域,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申报工作。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已申报并经省厅批准设立了三批、增补了两批试点,共有23所学校参与了49个证书制度的试点,参培学生2.5万余人,涉及186种证书,专业数49个,这对于开辟“产教融合”新途径、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近五年来,我市向各行各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25万余人,就业率达97.5%,2021年升学比例为44.7%,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率达75%,绝大多数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成为“留得住”的本土人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为95.52%,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为95.59%。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均60万人次,全市职业教育社会贡献度持续增高,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原经济区社会发展提供大批优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畅通成长通道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郑州市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实践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坚持中职教育是基础,高职专科教育是主力,高职本科教育是引领,适度发展高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中高职纵向贯通、职普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落实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要求,郑州市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持续规范中职学校招生行为,严控普高录取最低分数线,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多措并举保障职普均衡发展。市教育局成立郑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办公室,每年印发《普通高中、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科学下达招生计划。经过不懈努力,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连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成绩突出,郑州市教育局被评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先进单位”。

我市职业教育每年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中职招生咨询会、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郑州最美校园工匠”评选活动等一系列宣传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型活动。通过宣传,展示职教发展成果,宣传职业教育典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途径,大力宣传“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增强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扩大社会影响力。

同时,我市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坚持“郑州特色,河南领先,全国知名”目标定位,高起点谋划、精细化推进,实现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四级办学机构规范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大学一体化办学体系,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满足市民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推动城市的全面进步。

2013~2021年,我市连续举办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极大地宣传和推广了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成功举办第十五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活动,通过社区教育成果展、表彰“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等活动,极大地宣传推广了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展示了全民终身学习的成果。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郑州市职业教育以改革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推动发展,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政策保障更加有力,为职业教育强国梦持续贡献力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