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2025年明显提升农村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13条政策措施力促外贸保稳提质
新国标8月15日起实施 粽子月饼包装再“瘦身”
端午小长假将至 民俗体验游唱主角
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健康发展
经开区搭建创新平台掀起招才引智新热潮
在疫情防控中 锤炼作风增强本领提升能力
提高防汛排涝能力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多措并举 温情服务 推进“场所码”普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高防汛排涝能力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通讯员 李磊)近日,记者从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获悉,目前经开区城区16处易积水点已全部改造完成,共计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35.2公里,加装雨水篦子1200组(套),提前完成改造任务。

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科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经开区将城区积水点改造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把积水点改造与以案促改、问题整改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区16处积水点进行梳理排查,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由市、区按照分工责任实施。目前,已完成第三大街下穿机场高速、义通街(航海路以北至九曲路)、航海路(经开二十八大街—龙渠桥)等16处积水点改造。

据了解,经开区第三大街在机场高速南侧和经南八路路口处于较高地势,下穿机场高速处形成局部洼地,西侧车行道低点处未设置雨水口造成积水无法排除,汛期积水严重。通过改造,在低洼处新建砖砌偏沟式四箅雨水口1座,新建砖砌偏沟式十箅雨水口1座,新建雨水支管60米连接雨水检查井。义通街(航海路以北至九曲路)由于入河管线未修建,雨水系统无出路,造成义通街积水严重。通过改造,修建雨水检查井6座,新建雨水管道312米,通过雨水管与义通街上现状雨水井连接,并修建出水口排入七里河。

“下一步,我们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区雨污水混接、雨污分流等重点改造任务,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除大力实施积水点改造工程外,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通过开展清淤疏通,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应急队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城区防汛排涝、应急和救援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