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心用情用力为孩子们 营造更加良好成长环境
打造高能级现代化郑州都市圈 推动郑州航空港区“二次创业”
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推动政策落实保障好企业复工复产
关于常态化核酸检测,官方解答来了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通告
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财政给您全额贴息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端午假期禁上高速
郑州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今日启动
“家乡一直在温暖我、治愈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锚定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打造高能级现代化郑州都市圈 推动郑州航空港区“二次创业”

本报讯(记者 侯爱敏)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力争全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2022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今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表。

《重点任务》主要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量质双升’、以都市圈建设引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建设安全韧性高品质新型城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城乡深度融合”等方面,绘出了今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线图。

以都市圈建设为引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重点任务》明确,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内核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二次创业”,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关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要聚焦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开放高地、国家人才高地。推进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发展,加快中铁装备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智能传感器(MEMS)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等建设。同时培育引进一批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创新龙头、瞪羚企业。加快开展“中豫号”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做强临港口岸经济。提升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品牌优势。支持郑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免税经济”。

《重点任务》提出,要打造高能级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强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产业、物流、航空都市等功能定位,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打造以郑汴许三市主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支撑,以郑开科创走廊、许港产业带、开港产业带为骨架的郑汴许核心引擎。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量质双升”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要有量,还要讲究质。《重点任务》提出,今年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进一步放宽郑州市中心城区落户门槛。推动新生儿出生入户登记“全省通办”。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同时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加快推进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入学就读。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新建公办幼儿园200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0所,新增公办学位9万个。

完善城镇化配套政策。《重点任务》明确,要探索建立省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重点支持吸纳跨市域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城市。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40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0万人。

建设安全韧性高品质新型城市

《重点任务》提出,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快养老、托幼、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扩容提升,推进适老化基础设施、社区、住房和适幼化设施、空间建设改造,实现每个街道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嵌入式养老床位不少于50张,打造15分钟生活圈。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强市政道路交通体系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卡脖路。健全防洪排涝设施,提高抵御灾害冲击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