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秦华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 我们自称“中华儿女”,身处21世纪的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那么,现在所说的“中国”“中华”“中原”这些称呼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最早中国”为什么在郑州发源和叫响? 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穿越历史的烟云,试图破译“最早中国”的文化密码。正是在这里,郑州先民确立了“天地之中”的概念,产生了以“中”为特征的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测天量地确立“天地之中” 中岳嵩山脚下,夏王朝建都地登封告成镇,坐落着中国现存最早天文台,也是2010年8月申遗成功的“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群之一的登封观星台。这里,是郑州先民确立“天地之中”和测天量地制定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地方。 春末夏初,繁花似锦。走进观星台,沿着700多年前建造、有些坑洼不平的青石台阶拾阶而上,3000多年前的周公测景台矗立眼前。 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安丽介绍,正是在这里,周公利用圭表之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认定阳城(现登封告成)为“天地之中”,我们的先祖,正是在“天地之中”方圆千里之内,书写了最灿烂的文明序曲。 (下转八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