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点亮学生心灯 启航幸福人生
一粒种子的成长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花开不止在春天
像水一样生活
我的“自画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点亮学生心灯 启航幸福人生
校园心理剧《阳光小屋》
管城回族区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
“花季阳光”心理志愿服务团开展团体辅导

本报记者 李 杨

育人之道,从“心”开始。近年来,管城回族区教育局始终坚持把“优化学生心理生活,引领学生幸福成长”作为核心理念,把“关注生命质量,提升心理品质”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过程。

在不断实践和积淀中,该区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硕果累累:师生创编的校园心理剧先后有一百多部荣获省市一、二等奖;三十多名心理教师荣获省市心理优质课一、二等奖;牧歌小学教师王安若执教的心理课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主编并出版《校园心理剧的理论与实践(小学卷)》、教学成果《校园心理剧的应用与研究》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强师提能 提高心育水平

管城回族区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围绕两个工作思路来开展:一是引领心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专业素养;二是指导心理教师在学校有创意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

据介绍,该区每年都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省内外专家对区属中小学心理教师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师证的心理教师有123人,全部在一线为师生提供心理服务。沙盘游戏、绘画艺术表达、舞动治疗、心理辅导操作实务等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

该区以教师心理支持系统为保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每学期都会为心理教师开展团体绘画艺术表达活动体验、团体沙盘游戏、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教师也会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为师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守护学生心灵的绿茵。

此外,管城回族区教育局还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开展课堂达标暨优质课评比、校园心理剧评比等活动,从多层面、多角度、多途径,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拓展载体 开创心育品牌

为了通过活动体验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管城回族区教育局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研讨开发了心理游戏体验课,开展了“健康杯”心理小游戏体验活动评比。自2011年起,该区连续开展了六届“阳光杯”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每一届都有数部优秀剧目被选拔推荐到省市心理学科会议上参与现场观摩演出。校园心理剧的展演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开创管城心育品牌。

该区2011年专门成立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面向全区青少年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自成立以来,共接待师生及家长咨询3000多人次,辅导工作卓有成效,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该区还组建了“花季阳光”心理志愿服务团,22名志愿老师全部来自区属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他们将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送进校园、送到社区,截至目前,已经走进全区40余所城乡中小学校,辐射近6000名中小学生。心理教师送课到基层学校的做法,得到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云端相伴 筑牢心理防线

疫情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今年五月居家学习期间,该区各中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拉开了“培育阳光心理 护航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月的序幕。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开展了《你好,妈妈》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进行心理赋能;南十里铺小学为学生送上《我的情绪汤》,运用绘画艺术表达技术让学生学会纾解情绪;漓江路小学的生命教育团辅课《我的破壳日》,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南曹小学《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尊重别人,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霞飞路中学为学生送上了《让诗词温润心灵》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学生在诗词吟诵中获得心理的疗愈,从诗词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此外,“花季阳光”心理志愿服务团志愿者们也积极开展《毕业季 忆时光》《手机使用攻略》《与父母和谐相处》等多种形式的心理“云辅导”,用专业和温情为师生及家长筑牢心理防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