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泛舟入后溪(书法) 段琳卿
从郑州读懂中国
诗酒趁年华
我的校园
碧水长流(国画) 沈钊昌
《云水襟怀》:以文化的笔触抒写历史
晚熟的枇杷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何弘 尚伟民 著

大约在16世纪中期,玉米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史学界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以下三条:一条是由西班牙传入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另一条是由欧洲传入印度、缅甸,再由缅甸传入我国西南地区。第三条是由欧洲传入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入我国。

“玉米”之名,最早见于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而最早记载玉米种植的,则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书的河南《巩县志》, 称其为“玉麦”。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成书的《平凉府志》把玉米称作“番麦”和“西天麦”。但作为一种新引进的物种,玉米在明末清初的种植面积不大,人们对它的了解也很少。

1596 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初刊,里面虽附有玉米植株图,却把果穗画在了植株的顶端,可见作者对玉米并不熟悉。《农政全书》对同样刚从美洲传入的番薯记载得非常详尽,但对玉米却寥寥几笔,只在“薥秫”一条中以注释的形式称:“别有一种玉米, 或称玉麦,或称玉薥秫,盖亦从他方得种,其曰米麦薥秫,皆借名之也。” 书中也没有谈到玉米的栽培方法及重要性。

初至我国的玉米,因为“物以稀为贵”,被视为珍稀之物,没有被列入粮食序列。明代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中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初步引种时期,玉米在我国并不是普遍种植,在人们的生活中谈不上有什么地位。直到清朝乾隆年间,玉米还是皇家专用的贡品。《盛京通志》中说:玉米是“内务府沤粉充贡”。类似的情况还有花生,在乾隆年间同样是贡品。

18世纪中叶,广西的《镇安府志》把玉米列为“果属”,“以食小儿”。到了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玉米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推广。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亡山林,而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清史学家根据众多的方志资料统计,在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全国已有直隶、盛京、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20个省区种植玉米了。

玉米在中国的名字也日渐丰富起来,有了很多别名:玉蜀黍、棒子、苞谷、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等。不同的方言也有不同的叫法,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的适应性很强。无论气候寒冷、炎热、干燥、潮湿,无论山川沟壑还是草甸,无论是作为冬季作物还是夏季作物,无论是灌溉还是旱作,即使在年降水量10~200毫米的干燥地区,玉米都能生长,而且大多数年份都会获得不错的收成。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开篇,地球因自然变化,大多数作物枯死,只有玉米依然顽强地生长,成为维持人类生存最后的食物。《星际穿越》以严谨的科学性著称,对玉米适应严酷环境的表现是有科学依据的。

玉米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即食性。水稻、小麦在成熟之后,需要经过晾晒,然后脱壳,将稻谷变成大米,将麦粒变成面粉,通过煮、蒸弄熟,才可食用。玉米就简单多了,可以“乘青半熟,先采而食”, 也就是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掰下来直接吃。遇到荒年,这绝对是可以救命的。所以,玉米素来被称为“最宜备荒”的粮食作物。

可以说,玉米在我国的广泛种植,拉开了人口猛增的序幕。据史料记载,西汉末年到明朝中期的1500多年中,中国人口一直稳定在5000万左右。而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口增长到4亿,则仅仅用了300余年。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诸多因素,玉米的推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清代学者洪亮吉在《治平篇》中写道:“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这说的是 18 世纪至 19 世纪初叶, 即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及稍后的那段时间,全国人口迅速增长。

清中期,也就是18世纪以后,玉米逐渐成为一些山区居民的主食之一。《云南通志》记载,康熙末年,玉米成为云南全省普遍种植的作物。湖北《建始县志》中载录:“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 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乾隆年间贵州著名诗人郑珍写过一首《玉蜀黍歌》,形容当地广种玉米的情景:“只今弥望满山谷,长稍巨干平坡陀……滇黔山多不遍稻,此丰民乐否即瘥……民天国利俱在此。”

位于四川、陕西与湖北交界地带的大巴山和秦岭山区,大部分为山区老林,明代以前这里人口稀少。因为战乱,荆襄一带的流民逃到这里开始垦荒。至清朝,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平原地区的贫弱民户也难以立足, 纷纷移入山区垦荒。这里成为清代著名的移民流入地之一。这些移民, 以超乎土著居民数倍的数量进入山区后,主要致力于玉米等旱地作物的种植,《皇朝经世文续编》记述:“江楚民……熙熙攘攘,皆为苞谷而来。”到19世纪初,玉米在这里已经生根开花,取代了原来粟谷的地位, 成为重要的主粮之一。

清乾隆以后,川中地区人口增加很快,除了一部分为自然增长外, 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移民,史称第二次“湖广填四川”。这些移民入川后在水田已经耕垦殆尽情况下,只能开垦荒山, 自然选择了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大约嘉庆以后,玉米已在四川山区占据绝对优势,“山居广植以养生”“山民以作正粮”“山地多种之”“山地种之多茂,贫民赖以资生”。

19世纪中叶以后,玉米种植更加广泛,从山区发展到平原地带。关中地区的民谣中有“苞谷下了山,棉花入了关”,说的正是玉米从山区发展到平原的史实。

在产粮大省河南,19世纪中叶以后玉米逐步向平原地区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玉米不仅单产超过谷子、高粱,而且种植面积也扩大到全省。地理位置偏北的河北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玉米种植也已相当普遍,如遵化“州境初无……后则愈种愈多,居然大田之稼矣……皆贫家之常食也”。玉米已成为宁晋、束鹿、盐山、青县、迁安、卢龙、景县、静海、三河、香河等地农民的“恒食”“食品之最普遍者”。甚至在从来没有玉米的东北地区,随着清末的开禁,大批关内移民涌入东北,也带去了玉米种植技术。到 20 世纪30 年代,玉米已成为奉天、新民、复县、凤城、宽甸、锦西等地的“农产大宗”“幽燕人民常食之品”。

玉米从初传中国到入山下川,大约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上已经传播到中国大部分适宜种植的地区,成为当地百姓的重要辅食,有的甚至成为“终岁之粮”。

20世纪中叶以后,玉米后来者居上,其产量大大超过了谷子和高粱,跃居粮食作物的第三位,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在全球范围内,玉米也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这对中国的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1948年,国民党中央农林部统计资料显示, 1947 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 12590 万亩,总产1080万吨。

15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