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多措并举加快推进 “三个一批”项目建设
缠花 面塑 调酒……且看高手高能“炫技”
“播种科学 逐梦未来” 青少年科普公开课上线
出实招打通“堵点” 用真情破解“痛点”
红白理事会 “理”出文明村
送上政策大礼包 发展走上“快车道”
“童乐一夏”公益夏令营启动
落实防暑降温措施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拒绝毒品、花朵向阳”禁毒宣讲举行
四个方面发力 稳投资抓项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白理事会 “理”出文明村

“前一段俺婆婆办白事,村红白理事会就提前通知俺要丧事从简。婆婆后事料理就花了2万多块钱。”6月26日,中牟县大孟镇湾张村村民段运才的妻子说。

今年5月份以来,大孟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狠刹白事大操大办、红事攀比之风,通过移风易俗、破除铺张浪费、提倡节俭节约,为群众节省不必要开支50多万元,并有4个村摘得县级文明村,20户荣获县级文明户。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孟镇坚持治理和破除陈规陋习“顽疾”,成立了由村两委党员干部领导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事简办制度》《丧事简办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湾张村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该村接连举办的3起红白喜事全部实行“节俭操办”,崇德尚礼的文明新风正在逐渐形成,铺张攀比现象基本不见了踪影。

“前几天,俺小儿子结婚,对方仅要两万零一元的彩礼钱,寓意万里挑一。每桌宴席控制在300元内,整个婚礼办下来5万元左右,前年俺大儿子结婚,光彩礼就送了六万六千元。”闫堂村群众陈小力侃侃而谈。

“有了红白理事会,喜事白事再也不大操大办,老百姓不仅省心也更省钱,村民都知道推动移风易俗是弘扬文明新风尚的社会好事。”湾张村党支部书记孙军旗说。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朱林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