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创新驱动 强化产业支撑
全力以赴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我们,为你而变!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举行第三十六次会议
市政府召开驻外联络处“双招双引”专班工作动员会
郑州等地将试点电子劳动合同
从“致富能手”到“富村能人”
“小书记”担起大责任 小村庄折射大情怀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致富能手”到“富村能人”
——访新密市来集镇马沟村党总支书记马万治
马万治(右)奋战在工地现场(资料图片)

从“致富能手”到“富村能人”,用个人房产做担保、用自己家产做承诺,带领全村95%的群众入股集体产业,建成首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60”后老支书马万治,决心奉献余生,将马沟村变成年收入超千万的强村富村。

从“一盘散沙”到“握指成拳”

2002年换届时,马沟村是两沟加一岭,又穷又乱。不少老党员老干部找到马万治,劝他回村。一边是父老乡亲的期盼,一边是家人的极力反对,面对这种两难局面,马万治很快做出回村的决定,犹如他的爽快性格一样直来直去、坚决果断。马万治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富了,作为党员,我不能忘恩,不能忘本,不能眼睁睁看着生我养我的马沟这样乱下去。”就这样,马万治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回村挑起重担。

面对村里当时的情况,他硬起手腕抓班子、建机制,制定出台最严的村干部管理办法,定下“三不”“四勤”铁规矩,创新“进会场和到现场相结合,学思想和办实事相结合,提建议和解难题相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方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严管又厚爱,用“愚公移山”精神改变马沟,使全村上下一条心,拧成了一股绳。

从“一人撑篙”到“众人划桨”

每年过完春节,村里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整年奔波劳碌。马万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发誓要让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

定下目标后,马万治用实际行动践行“三敢”:敢想,通过走“发展集体产业、带动经济增收”新路子,将马沟村变成年收入超千万的强村。敢闯,万事开头难,风险支书担!村集体贷款,马万治就拿个人房产做担保;村民入股,马万治就拿自己家产给百姓做承诺。正是通过这种有人承诺、有钱担保、零风险投入的方式引导,村里从开始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很快发展成几乎户户参股,入股率达到95%以上。敢干,为了加快进度,马万治冒酷暑、顶严寒,昼夜奋战在工地现场,有时一天只睡3个小时,最终仅用8个月就建成集体经济产业园,创造了“当年建成、当年收益、当年分红”的马沟速度。

在马万治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年,马沟村先后流转土地1500余亩,建成集“果蔬种植、精深加工、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增加农民年收入100多万元;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两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引进原动力耐材、川嘉冷链、食趣食品等“规上”企业,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0万元,带动8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群众收入翻了三番。今年4月份,中组部莅密调研时对马沟村发展集体产业的新模式高度认可。

从“夯基增效”到“村美民乐”

“五星”支部创建,人人都是参与者,马沟村按照新密市“繁星计划”要求,全面开展“五星”家庭、“五星”党员、“五星”微家、“五星”网格创建,由“小星”汇“大星”,形成满天繁星。借助美丽乡村建设东风,全村党员干部齐上阵,整道路,美环境,美庭院,腾笼换鸟,变废为宝,清理规范废旧厂房、荒坡荒地240亩,建设生态宜居的“新马沟”。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推行“三包三联”,发挥102个“党建微家”优势,村里近20年来零上访,全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这个七一前夕,马万治向党旗庄严宣誓:“要把余生奉献给马沟村,群众不富,寝食难安!马沟不强,誓不罢休!”

当好美丽乡村的追梦人,实现村强民富的梦想,向党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马万治的一生之愿。本报记者 李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