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8版:铿锵前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浓墨重彩书华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浓墨重彩书华章
郑州报业集团大厦入口处,印画着《郑州日报》报样的石阶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宗福 摄
郑州报业集团直播团队在郑州东站直播 郑报全媒体记者 廖谦 摄
郑州报业集团楼下花草芬芳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图
郑州报业集团新办公大楼上的大屏“郑州眼”,成为市民打卡的新地标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时序更迭,又是一个如火的盛夏,郑州CCD中央文化区现代传媒中心,崭新的郑州报业大厦拔地而起,网红新地标“郑州眼”每晚准时点亮绿城夜空。

岁月不居,跨越“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迈进“数与网”,开启“云与智”,代代郑报人豪情满怀,步履铿锵,为城市发展鼓与呼、同人民群众心连心、与时代潮流同步伐,又迎来了《郑州日报》创刊73周年。

呱呱坠地:

与祖国和时代同行

呱呱坠地:

与祖国和时代同行

呱呱坠地:

与祖国和时代同行

“我中原人民解放军于今日占领郑州,郑州解放了。”新华社从郑州前线发出急电。历史定格在1948年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

当时的郑州,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共郑州市委决定创办《郑州日报》。

1949年7月1日,迎着新中国的黎明,在党的28岁华诞之际,《郑州日报》创刊出版,自此迈开了艰苦创业、奋勇争先的坚实步伐。1950年3月30日,《郑州日报》启用毛泽东题写的新报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创刊至今,《郑州日报》先后经历了两次停刊。1961年,时值三年自然灾害,陷入困境的《郑州日报》被迫停刊,直到两年后的1963年10月22日,在郑州解放十五周年纪念日,才以《郑州晚报》的“新身份”得以复刊。1963年10月,报纸以《郑州晚报》的名义复刊。1964年,毛泽东再次为《郑州晚报》题写报头。1967年1月7日,《郑州晚报》再度停刊。这次与读者的暂别时间更久,直至1981年1月1日,《郑州晚报》才正式复刊。再次复刊后的《郑州晚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老郑州人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集党报、都市报于一身的《郑州晚报》不仅在绿城风头无两,更是领跑中原、影响全国。

使命在肩,一往无前。2002年5月30日,迎着新世纪变革的曙光,郑州日报社挂牌暨《郑州日报》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全新改版。复刊后《郑州日报》继续承担市委机关报的职能,改版后的《郑州晚报》成为一张面向大众的主流都市报。与郑州同呼吸、共命运,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的两张新闻纸,在中原大地上同放异彩,交相辉映。报社也由起步时单一的4开小报发展到“两报一刊一网站”,即《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小樱桃》杂志、中原网,并拥有发行公司、印刷厂、物业管理公司等多个独立核算的责任主体,报业集团雏形显现。2011年,已有62年历史的郑州日报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在集团化发展之路上铿锵前行。

灼灼其华:开启崭新逐梦之旅

2013年1月,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2014年2月,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更名为郑州报业集团,确立了“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战略,开启了“做强以党报为旗帜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做大以都市报为龙头的IP资源平台,做活以新媒体为先锋的融媒集群,做优以文创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链条”的“四做”同步发展之路,也开启了郑报人崭新的逐梦之旅。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16年,有9个“感动中国人物(集体)”来自郑州,其中6个由《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发掘推出,特别是2013年的爱心群体陇海大院、2014年的大爱仁医胡佩兰、2015年的“卖唱救孤”王宽家,连续三年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开创了“感动中国”历史上中国城市和中国报业的先河。

从卢森堡到汉堡,从舟山群岛到阿拉山口,从京津冀到长三角……郑州报业集团策划了两个采风报道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实际工作、重点考察、作出指示的足迹为主线,历时两个月,行程近7万公里,抵达国内外30多个城市,采写刊发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发布图片近万张、视频近百条,书写时代新篇章,传播中国好声音,被誉为“地方媒体的央媒作为”。

以“冬呱视频”“郑直播”“大数据中心”为首的新锐数字视听品牌,以“党报三分钟”“黄河评论”“心通桥民意排行榜”为首的新型时政品牌,以“独家责任”为首的原创内容品牌及以“Where Zhengzhou”为首的主流外宣品牌等全媒体产品和栏目应运而生、蓬勃生长,极大提升了正面宣传的传播力。

历史的画卷,在时不我待的砥砺中铺展,郑报人用手中的如椽巨笔,传递着党和群众的声音,在城市发展进程和民生幸福提升中展现责任和担当,在时间的刻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2020年,报业集团社长石大东荣获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长江韬奋奖”和全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实现了郑州乃至河南省18地市媒体零突破。报业集团连年来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和河南好新闻一、二、三等奖数百件,在新闻宣传、媒体融合、产业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欣欣向“融”:因势而谋勇立潮头

媒体融合发展是全媒体时代重大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报业集团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积极推进媒体融合,重造媒体组织架构,重建传播流程,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推进全介质、全人员、全流程实质融合、深度融合,坚持移动优先,构建起新型传播生态,“强化大融合、构建大平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高效、可持续”融媒模式,努力推动省会党报集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成为媒体融合的积极探索者、坚定实践者。

对于传统主流媒体来说,要实现深度融合,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人员和结构,这是一次洗礼,也是一次浴火重生。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在媒体融合中,报业集团打破是否一个媒体、在不在编、有没有职级的身份限制,打破档案管理、绩效考评、工资发放体制机制壁垒,在全国媒体界率先建立融媒集群指挥中心和“新闻超市”,实行“三个统一”,实现“三个转变”。

因势而谋,乘势而上,报业集团推动媒体融合不断走向纵深。经过多年探索,目前集团传播主体已由《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等“两报一网”发展为以新型主流媒体“正观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三个自主平台、以“郑州发布”为代表的百余个移动新媒体矩阵,形成了新型时政、数字视听、原创内容、主流外宣四大品牌类别,提升了省会党报集团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郑报融媒中央厨房“新闻超市”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报业集团还依托自身技术力量,持续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一地一端”向纵深发展,在已经成立的1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基础上,构建市县一体化,全力做好省、县级融媒体平台的连接者和助推者。

2021年年底,报业集团搬迁至投资近20亿元、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的CCD“四个中心”的现代传媒中心,并将以此次搬迁为契机,把报业新大厦建设成为“中部数字传媒基地”,将其作为区域性新媒体融合示范区和城市新的“数字传媒产业中心”,重点打造数字智慧传媒及大数据、5G应用等产业,目前,字节跳动中部直播产业园、今日头条(抖音)河南区域总部等重点企业已签约,正在进行装修和陆续入驻。

站位“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报业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重要指示和视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新理念,围绕新闻宣传、媒体融合、产业发展“三大板块”,着力建设“一个平台(区域性新媒体平台‘正观新闻’)、一个集群(新型媒体集群)、一个体系(市县一体化传播体系)、一个基地(中部数字传媒基地)”的“四个一”深融项目,努力构建媒体融合及传媒事业发展新格局。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每一位郑报人,都是时代的记录者和瞭望者。

初心如磐,笃行不怠。每一位郑报人,都是新闻长征路上奔跑的追梦人。

披荆斩棘之后,定格时代。融合创新之后,使命弥坚。锻造主流传媒旗舰,每一位郑报人都风雨兼程奋楫当先,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