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6版:妙笔见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满卷画意皆锦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满卷画意皆锦绣
郑渝高铁全线开通
河南跨境电商“卖全球”驶入“快车道”
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环境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杨丽萍 秦华

又是一年7月1日。今天,《郑州日报》迎来了她的七十三岁生日。

风云激荡七十三年,是《郑州日报》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七十三年。一代代郑报人,为城市发展鼓与呼、同人民群众心连心、与时代潮流同步伐,用如椽巨笔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书写了雄浑的乐章。

春华秋实七十三年,是《郑州日报》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七十三年。一张张报纸,生动记录了绿城七十三载的沧桑巨变,真实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华丽蝶变,也积极参与着这片热土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从风雨兼程到万象峥嵘,从风云激荡到岁月如歌,郑州每一个跨越发展的前进步伐,都在《郑州日报》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次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都深深刻进了那万般文字里;每一分披荆斩棘的艰辛坎坷,都诉诸散发着墨香的新闻纸上——

山河云开墨香浓

那是古都郑州重获新生的一天。1948年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彼时,《郑州日报》已进入筹备期,次年7月1日,在党的28岁华诞之际,《郑州日报》正式创刊出版,自此开启了她用责任、忠诚和使命记录一座城市发展的历程。

生于斯,长于斯,《郑州日报》自呱呱坠地以来就一直深耕脚下这片热土。郑州解放一周年之际,本报《新郑州颂》火热出炉,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全面展示了过去一年时间里,郑州人民热情高涨、同心建设郑州的新面貌、新成绩,并对新郑州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个个文字,一缕缕墨香,无不彰显着郑报人与郑州人民一起为郑州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的赤诚之心。当时本报不惜版面对郑州的政治、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大大鼓舞了人们建设新郑州的士气。

郑州解放对于郑州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郑州解放的报道,本报一直都非常重视。此去经年,本报用一篇篇生动翔实的报道,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郑州解放的历程,从郑州解放一周年开始到10周年、40周年、45周年、50周年、55周年及60周年、65周年纪念日,《郑州日报》都用心策划,将一份报纸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诉诸文字与图片。

如果说郑州解放使郑州迎来了新生,铁路交会给郑州带来了发展和崛起的第一次重大机遇,那么省会迁郑则给郑州带来了第二次重大机遇,且这次机遇对郑州市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1954年,郑州解放六周年时,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从此成为河南省的政治中枢和经济、文化中心。

河南省会迁郑,作为郑州市委机关报,本报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多个角度策划、报道其意义和深远影响,并在此后的新闻实践中,不断丰富、提升自我,争做全省新闻行列的“排头兵”。

当我们翻阅过去的《郑州日报》,看到报纸纸页虽已发黄,却无法掩盖其闪耀的芳华,一代代郑报人用铁肩和妙笔,接力书写着催人奋进的历史壮歌,一则则报道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忠实记录着恢宏激荡的时代场景,所有的这些,都永远留存于白纸黑字间,也会在城市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峥嵘万象纸中收

一管瘦笔,铭记了流金岁月。一页薄纸,篆刻了时代巨变。

回望历史,总有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被深刻铭记。翻开一张张老报纸,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报道、一张张传递着党的声音的报纸,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出动人的光辉,“国际郑”的每一次精彩蜕变,都在本报留下了一串串耀眼的闪光足迹——

摊开这一叠,崭新的郑州正高歌凯进。1978年,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春风潮涌绿城,郑州市不断拉开城市大框架,提升城市化水平,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1981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仅为65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94平方公里,比1981年扩大了229平方公里。到2017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500.8平方公里,比1981年扩大435.8平方公里,增长了6.7倍,年均增加10.9平方公里。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40年间,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超万亿元。

掀开这一折,郑州城市道路建设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形象稳步提升。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发展实现突破。40多年来,郑州不断推进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交覆盖区域不断升级扩大,“两环三十一放射”,京广快速、陇海高架、农业路高架、三环快速路等10条市域快速路建成通车,107辅道等下穿隧道工程通车、四环快速化工程进展顺利,中心城区“井字+环线”快速路网形成,郑州也正式进入地铁时代。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郑州至重庆最快4小时23分钟可达。

翻看这一张,清澈的丹江水散发出一抹甘甜。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郑州城市供水由过去单一地依靠黄河水和地下水为主发展到以丹江水为主、黄河水及地下水为补充的双水源供水格局,85%以上市民饮用上优质的丹江水,并从根本上解决了每年黄河枯水期造成的我市水源供给不足问题……

在全国各城市间百舸争流的势头下,郑州用一串串数字彰显了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1978年,郑州市GDP20.3亿元,1998年为610亿元,2008年为3012亿元,2018年突破万亿元;全市总人口由1978年的437.9万人增长到2018年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郑州跨入特大城市行列……

从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铁路交会点到现代化国际性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从郑州机场到“航空大都市”,从省会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从“买全国、卖全国”的国内商城到迈向“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商都……在《郑州日报》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上,一幕幕被定格的郑州旧时光温暖如初,亦清晰如昨。

滚滚波澜笔底来

以笔为犁千秋业,只在承前启后中。七十三载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郑报人秉笔直书,奋力耕耘在家乡的“土地”上,记录郑州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也守望着城市每盏幸福的灯火。

尤其是近几年,自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一个个国家战略陆续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郑州日报》及时宣传、重点报道,为城市发展迎来的机遇欢呼,为全市上下抓住机遇实现更好发展鼓劲,在重要节点、关键时刻体现了党报的担当和作为。

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本报头版辟出整个版面报道这一重要新闻,并推出“启航 航空港区”特刊,对这一重大战略进行全方位的具体解读和报道。

2016年,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郑州日报》均在重要版面予以浓墨重彩地报道。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公布后,《郑州日报》迅速行动,次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并配发评论,同时推出八个版的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特刊……

一纸风华淡墨痕,满卷峥嵘满卷情。

从经济到文化,从过去向未来,站在2022年回看、眺望,郑州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肩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等十几个国家级战略平台,从河之洲畔的商都,迈向我国城镇体系建设“塔尖”,而一代代郑报人,也勇立潮头、担当使命,为这座城市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行行重行行,纸墨书华章。七十三载,对于郑州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城市而言,不过是浩瀚烟海中的弹指一挥间,但对于《郑州日报》而言,却是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韶华不应负,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郑报人将始终以饱蘸深情之笔,默默守望这座城市,初心不改,一路激情奔放,一路高歌飞扬!

本版图片除版样外均由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 健 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