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起跑线上,新密市坚持立足实际,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持续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全力打造“三区两强一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引领区、县域治理样板区,经济强市、生态强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当示范走前列。 锚定目标 稳好经济“基本盘” 稳好“经济基本盘”,锚定发展目标不松懈。新密市深刻认识到宏观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坚定不移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责主业、双线运行、持续攻坚,在非常时期当以非常之手段保市场、非常之举措扩投资、非常之办法促消费、非常之担当稳大盘,努力抓住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郑州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县域发展的突破口、发力点,明晰“三区两强一基地”战略目标,以高度自觉扛牢稳定发展的政治责任,以扎实举措推动扩投资助企业工作落地,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在攻坚克难中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居郑州县(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7%,居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居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8.2%,居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6亿元,较年初增长7.6%,居第2位。 换道领跑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新密市把推动“三标”活动、“十大战略”行动作为发展主线和检验标准,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着眼于将优势做优、强项做强,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保持定力、稳步前进、着眼长远。提升传统新型耐材、装备制造业,发展服装家居、节能环保产业,布局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以古城保护开发为引领项目,与伏羲山和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相互支撑,旅游业发展异军突起。2021年新密市接待游客 1100.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5亿元,获评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创新引领强引擎,推进以创新创业综合体为核心的“七子连珠”科创平台,建设更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企业梯次培育专项行动,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努力实现规上企业技改全覆盖。引育“头部”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落地一批产业化项目,构建郑州西南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抢抓全省开发区改革重大历史机遇,推进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施“管委会+公司”改革,实现职能重塑、资源重配、产业重构,成为新密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项目为王 招商引资激发新动力 稳增长、强后劲,项目是支撑,投资是关键。新密市坚定“项目为王”的理念,围绕传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目标方向,健全招商政策体系,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县处级领导分包工作机制,将每月的 15日定为“上门走访企业日”。各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建立工作专班,明确“首席服务官”,全程负责项目推进建设。坚持重点项目日常调度、月排名通报、季度观摩评比、全年总评,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备案项目134个,计划总投资53.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43%、1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9亿元,增速18.2%。抓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优先保障机制,创新项目用地供给方式,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模式,做到“拿地即开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作用,采取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税收贡献奖励、土地降费、人才奖励等方式。今年已拨付涉企奖补资金4610.48万元,减免土地使用税2476万元。抓招商引资,结合产业优势,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关联度大、配套性强、层次高的关键性项目,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水平。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成立驻地招商工作组,全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2022年以来,开展各级招商活动百余次,新签约招商项目6个,总投资114亿元;213个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2亿元。 “头雁回归” 抢抓乡村振兴新机遇 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回归。打好“招商、服务、创新”三张牌,实施技术回援、人才回聚、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价值回归、乡情回馈的“六回”方针,形成“回归经济”的巨大磁场,吸引越来越多新密乡贤回归创业。岳村镇苇园村返乡创业80后青年张季冬,离开家乡25年后,以艾草三产融合为产业依托,结合其创立的河南千年国医健康产业集团8年来打下的市场渠道基础和产能需求拉开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返乡创业的发展之路。来集镇杨家门村,80后创业青年葛华伟将牙刷厂从东莞搬回家乡,成立熊猫生物科技公司,年产量约 1 亿支。科学分析后疫情时代人员流动特点和人才实际,新密市瞄准新业态,积累新优势,另辟蹊径发展回归经济,吸引“头雁回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立“回归经济”领导小组,对在外密商密才摸底造册,建立信息资源库、企业数据库、人才数据库、项目数据库。各乡镇办和职能部门明确“回归经济”首席服务官,用足用好人才政策和创业政策,对回归创业的给予奖励或补助,并协调解决其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全年计划汇聚100名新密籍高层次人才,300名密商密才回乡创业,推动市级回归经济明星落地项目总投资 100 亿元以上。同时组织情系家乡的联谊、恳谈、座谈活动20余次,吸引人才、项目、资金聚集回归。 助企纾困 当好“服务员”“店小二” “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贵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多给企业力量和信心。新密市聚焦“万人助万企”“八个深化”,发挥好政策协同集成效应,一系列改革对接国家战略,一系列措施畅通淤点堵点,建立企业服务“1+3+15+N”工作体系,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建3个助企工作专班和15个助企工作组,全市562名干部躬身入局、履责于行,以“服务员”和“店小二”的姿态真正俯下身子为489家“四上企业”、39个重点项目及200家小升规重点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跑出服务企业的“加速度”。将“万人助万企”和项目建设 “三个一批”活动、惠企政策落实、“一联三帮”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严格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今年累计向89家企业发放贷款3.8 亿元;向 25 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贷”贷款 1.1 亿元;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缴税费 2.7 亿元;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 2.9亿元;1995 家参保企业降减缓社保费4470万元,101家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 324.06 万元;全市收集的 293 项企业“烦心事、操心事”得到圆满解决,办结率100%,企业满意度100%。把优化营商环境与“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开展行风大评议、市直部门“一把手”走流程、一线“领题式”调研、“一企一员”助企活动,累计走访企业 800家次;持续简政放权,推进涉及企业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提振信心 打造“溱美夜新密”亮丽名片 今年以来,新密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高标推进,把“夜经济”作为恢复市场经济、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着力发展“时尚活力型、休闲娱乐型、商旅融合型、便民服务型”等经济形态,引导夜间经济消费集聚。打造“美食夜市”,以“郑喜旺烧烤”龙头带动,依托桥头夜市、鲁班喜悦龙虾城和新密美食大道等网红美食集聚地,在业态上汇集“新密十大名小吃”,融入酒吧、娱乐、展演、购物、住宿等多种业态,打造中原美食游憩第一峡谷。打造“旅游夜市”,围绕“新密美境”,打造新密美境之自然之境——伏羲山风景区、新密美境之人文之境——密县古城、新密美境之娱乐之境——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密美境之养生之境——澳伦达部落等,开展“山海经夜游”、亲水避暑游、星空露营地等活动,深挖文化资源,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联通各旅游景点,实现互通互联、协同融合促进。打造“购物夜市”,围绕“新密美购”,建设培育金成特色商业街、金巴斗商业综合体、中强光年城市综合体等特色商业街区,深入开展“溱美夜新密”消费季活动,围绕购物、餐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重点消费领域,突出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全面开创“夜游”“夜购”“夜赏”等沉浸式消费新体验,全力丰富“夜生活”,点亮“夜新密”,带动“夜经济”。各级领导干部躬身入局走进景区、夜市、商业街区等,以普通市民、游客身份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体验民宿,带头消费,如今在这方圆1001平方公里新密大地之上,处处洋溢着生龙活虎的烟火气息,遍地弥漫着全民同乐的欢声笑语。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新密市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战略性有利条件,汇聚稳增长的合力,转化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磅礴之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为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新密力量。本报记者 郭涛 文/图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