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3版:眷眷深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纸”因有你更精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纸”因有你更精彩
一报在手,览尽天下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宗福 摄
《郑州日报》原摄影部主任、资深摄影记者杨光用镜头“定格”难忘岁月 受访者供图
知名历史文化学者阎铁成与《郑州日报》结缘40年 受访者供图
这份以“郑州”命名的报纸见证了城市的日新月异,更寄托着人们越来越好的期盼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王红

看一份报纸,有人看到了世界的海阔天空,于是报纸成了他的“望远镜”;看一份报纸,有人看到了街坊邻居的温情暖意,于是报纸成了他的“加油站”;看一份报纸,还有人看到了新闻的力量,于是报纸成了他抵达远方的桥梁……在火红的七月,《郑州日报》迎来创刊73周年的辉煌时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份以“郑州”命名的报纸见证了城市的日新月异、承载着千万郑州人的光荣与梦想,更寄托着人们“越来越好”的期盼。

《郑州日报》是一份报纸,但不仅仅是一份报纸——她镌刻记录了73年难忘的岁月、打开了读者探究的“世界之窗”,在她73周岁生日之际,始终关心关注党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奋战在各行各业的通讯员、默默支持发展的忠实读者、一代代勤奋敬业的老报人等,不由自主地深情回忆起了与《郑州日报》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历久弥新的情感。

从读者到作者,

《郑州日报》融于血脉

“作为一名‘老郑州’,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郑州日报》时的情形。”郑州知名历史文化学者阎铁成“认识”《郑州日报》已有整整40年,但他还对“初见”印象深刻:“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回郑州工作,第一次见到复刊后的《郑州日报》,当时报纸种类还很少,而且听说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报头,就感到很自豪、很兴奋。”

带着自豪和关注,阎铁成开始了和《郑州日报》朝夕相处的“幸福时光”:1985年,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在郑举行,开幕式上,阎铁成又第一次见到了大开版本的“大报”,令人眼前一亮;2002年,《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并行出版,均由毛主席题写报头、定位各不相同的报纸,成为当年阎铁成心中最能代表郑州的“最亮的‘金名片’”。

在当一名忠实读者的同时,阎铁成也开始成为《郑州日报》的“作者”。“1983年是毛主席诞辰90周年,我专程赶到燕庄采访,写了一篇毛主席视察燕庄的作品,第二天就发表在报纸二版的重要位置上。”谈及成为“作者”,阎铁成带着另一种自豪的喜悦:“后来我就经常写,给报纸投稿,那段时间写言论比较多,大体上都是四五百字的‘豆腐块’,到如今能够在《郑州日报》发表整版文章。可以说,《郑州日报》是我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的楼梯,一步一步扶着我往前走,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如何看待不离不弃相伴40年的这份报纸?阎铁成的话令人深思:“我觉得《郑州日报》的内容很丰富、栏目很多,国际国内大事、理论文章、全市中心工作、街头巷尾本地新闻都有,通过这份报纸,打开了世界的一扇窗。”阎铁成还专门提出,随着自己工作岗位的调整,每个阶段都能从《郑州日报》上看到自己关心的信息和话题。“之前我在商贸委工作,很多信息都是从报纸上看到以后开始研究、形成观念;看到关于小双桥、西山古城考古方面的报道,也吸引着、激励着我开展郑州历史文化研究。”阎铁成深情地表示,一路走来,《郑州日报》是传达情感、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自己内心对这份报纸充满感情:“我相信,这份报纸对促进郑州经济发展、文化内涵挖掘发挥了重要作用!”

挥洒青春与汗水,《郑州日报》是永远的家

作为一名老报人,《郑州日报》原摄影部主任、资深摄影记者杨光,1982年开始就在报社工作直至2016年退休,34年时光里,他用手中的相机拍出了难以数计的新闻图片,或记录四季美景,或定格大事瞬间,带给读者最直观的视觉震撼。

“我最早接触的相机是一部德国旧相机。当时书店里也没有专业的摄影书籍,就靠自己研究,没想到一下子喜欢上了照相。”杨光回忆,1980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了郑州晚报恢复出版的招聘考试,成了一名“郑报人”。

“一开始,我在当时很火的栏目《瞭望塔》做文字工作。由于当时报纸刚刚恢复出版,摄影记者人手不够。在一次全体大会上,总编辑安福林在会议要结束时说‘现在需要摄影记者,谁会摄影可以报名’。我赶快去报名,摄影组的沙莎老师给了我一台禄莱相机让我拍几张试试看。我就拿着照相机跑到街上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了。”回忆起自己从文字记者转型为摄影记者,杨光对当年的故事如数家珍:“我骑着自行车走到青少年宫附近,看见一个人拿着皮管在浇花。那一年郑州市吃水非常紧张,动员全市去邙山挖渠取水,这种行为实在有些浪费水资源。我心里动了一下,就是它啦!拍完回来照片洗出来交给沙老师,当时他面无表情,我心里直打鼓。没想到很快这张照片配了首打油诗就发在《瞭望塔》了——就这样我当上了摄影记者。”

因为喜欢,杨光形容自己“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从开始的雅西卡124G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到后来的美能达单反,再到尼康FM2,又到第一台数码佳能EOSD3O,再后来的尼康D1、D2、D3、D4……“现在人拿手机拍照那叫一个随心所欲啊,回想当年,我们虽然在很多人眼里是用胶卷‘喂’出来的,其实不然,用胶卷也是精打细算的。”回忆摄影器材“鸟枪换炮”的日子,杨光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个“精打细算”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陇海路上的凤凰影剧院落成,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宏伟建筑了,编辑部让我去拍照片,因为是固定建筑,不必抓拍,我拿着雅西卡双镜头照相机,里边只有一张采访剪下来的底片,只有一次拍摄机会。到那里我看看周围,爬了好几栋家属楼,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满意的角度按下了快门。”拍出来的照片刊发在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定格着胶卷无比珍贵的难忘岁月。

“我一直觉得,如果把自己的爱好能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当上了摄影记者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疯狂拍摄,40年来,我走遍了郑州市的大街小巷、祖国的大江南北,用镜头记录下来这座城市的变迁、祖国的繁荣昌盛。”在《郑州日报》迎来73岁生日之际,作为一名老报人的杨光也表达了对这份报纸的眷恋与深情:“6年前我退休离开了我工作了34年的报社。现在依然关注着报社的发展,希望她能在新的时代依然继续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新贡献!”

原来离不了,现在更喜欢

作为一份与郑州共荣共生73年的传统媒体,《郑州日报》在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地与“流量”狭路相逢,在新媒介的冲击之下,纸媒依然拥有大批拥趸。

“很多人说新闻是‘易碎品’,但我有两大本新闻剪贴本,都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好文章、重大节点事件的记录。还收集了《郑州日报》所有能找到的特刊版面。”喜欢读报的市民樊先生认为,相较于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他还是更喜欢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有一种时光沉淀的厚重感。”

提到《郑州日报》的历史,樊先生显然有着深入的“研究”。1949年7月1日,迎着新中国的黎明,《郑州日报》诞生于火热的盛夏。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亲自为《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题写报头,这是一份报纸的至高荣耀,这更是一座城市的无上荣光。1961年,《郑州日报》因三年自然灾害而停刊,暂别挚爱着她的读者;1963年10月,报纸以《郑州晚报》的名义复刊,放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郑州晚报》一纸风行,领跑中原、影响中国;2002年5月,迎着新世纪变革的曙光,《郑州日报》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全新改版。樊先生认为,虽然《郑州日报》也经历过停刊,有着曲折故事和历史的沧桑,但这份报纸“永远向着光明与希望而生,与郑州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原大地上大放异彩,令人格外珍视”。

提起自己收集的报纸,樊先生如数家珍:2016年,国家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中心”加速崛起;2017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2018年,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三大标志性突破”: 经济总量突破万亿、人均GDP突破10万、常住人口突破千万,正式跨入全国特大城市行列,步入城市第一方阵;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阔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时代”;2020年,央视春晚将分会场设置于郑州炎黄广场,聚焦了全球华人的热切目光;2021年,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擘画出未来五年郑州发展的美好蓝图;还有米字形高铁逐步建成,每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四条丝路”拓展新的空间,“国际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郑州城市实力稳步攀升……仅七一特刊,就有“一座城的时空穿越”“精忠报国”“初心如磐再出发”“郑之翼”“请人民检阅”等,“《郑州日报》记录着这个城市强劲跳动的时代脉搏、见证着郑州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她就是郑州的一面镜子。”樊先生认为,如果说过去他是离不了这份报纸,今后还将会更喜欢:“报纸是可以留存、可以时不时拿出来细细回味的,我相信她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读者!”

73年沐风栉雨,73年砥砺奋进,73年锦绣华章。今天,《郑州日报》再一次站到了新的起点,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爱下,在各行业通讯员的全力支持下,在一代代郑报人的薪火相传下,我们相信,这份承载,记录着郑州光荣与梦想的报纸,还将奋力续写新的灿烂篇章!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