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算总账:“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中国经济新观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算总账:“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2022年进入下半场,一度遭受疫情冲击的全国多地经济加快恢复:

上海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个多月后,7月8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7月12日起,北京市有序恢复举办线下体育赛事活动;7月以来,民航单日航班量持续保持在10000班以上;随着暑期档到来,全国多地跨省游加快恢复,不少知名景区“熟悉的热闹场景又回来了”……

面对2020年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去半年的发展曲线,勾勒出极不平凡的历程——

今年前两个月,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一季度同比增长4.8%。

3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及多数省份,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受到冲击,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落,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

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疫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必须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才能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前提。

一些国家实行“躺平”策略,中国抉择坚定不移:“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尤其是要保护好老人、孩子。”

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迅即行动,扎实落实。3月20日,深圳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4月14日,吉林省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北京坚持以快制快,采取果断措施抓好疫情防控……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

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谋划推出,六方面33项政策持续加力,全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稳住市场主体,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金融系统加大力度向经济“输血”,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地推出地方版助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送来“及时雨”……

今年1至5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151.4万户,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实现正增长。其中个体工商户805.7万户、增长3.8%。

保产业链供应链,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基础。

3月以来,疫情多地散发,部分地区跨区域货物运输不畅,物流保通保畅成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一系列硬举措接连出手: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建立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的10项重要举措落地落实,着力解决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支持力度,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枢纽逐步复工达产。

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保持畅通,6月24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流量与2019年同期比增长18.3%;截至6月24日,我国重点监测港口今年以来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0.9%、2.3%;上半年全国铁路、水运、邮政快递货运量较2019年同期均显著增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达52.1%,较上月回升2.8个百分点,显示随着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和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市场供需趋于活跃。

稳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着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运行的轨道。

加快推动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北京、合肥、福州等多个城市发放消费券;密集部署一系列稳外贸举措……

“5月份以来,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有效实施,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向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国家统计局15日数据表明,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近期,挖掘机指数、水泥发运率、建材相关行业物流指数等高频数据显示,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动力充沛。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1%。近期消费回稳势头进一步增强,携程数据显示6月全国跨省游订单环比5月提升71%;6月份全国电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长1.7倍;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大宗消费回暖。

6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4.3%,增速较5月加快4.8个百分点,上半年同比增长9.4%。“5、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趋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坚实基础。”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说。

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顶住压力,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说,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及其市场已成为金融动荡的避难所和全球经济的巨大希望”,近日一系列外媒文章聚焦中国经济,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中的稀有案例。随着其疫情得到控制和出台有力的稳经济举措,中国正在复苏。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刊登了一篇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前教授约翰·沃尔什的文章,进行对比:

今年5月12日,美国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累计超100万人,为所有国家中最高。截至6月19日,中国内地新冠肺炎死亡总人数为5226人。作者认为,中国的抗疫政策不仅拯救了生命,而且保护了经济,可以说取得了双赢。

世纪疫情下,如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

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指出:“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一本政治、经济、社会大账,是科学把握一时、一域与长期、全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一旦病毒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已取得的抗疫成果或将付诸东流,经济发展更无从谈起。只有疫情有效控制住,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才具备有利条件。

当前,经济运行正处于决定全年趋势的关键节点。

成绩来之不易,前路并不平坦: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一些不利因素还在复杂演变,不少市场主体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将不断巩固,争取今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