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的几点思考
郑州做大做强黄河文旅产业路径探析
推动转型发展 建设生态强市
以数字经济赋能郑州在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的几点思考

吴珍彩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方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解决农业农村短板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郑州市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难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

第一,重视加工龙头企业的培优和扶持。龙头企业对农业农村发展带动作用强,辐射能力大,郑州市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可以通过项目扶持,资金贴息等方式,在现有农业加工企业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中大型农业加工企业。鼓励经营基础较好的农业加工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产权结构,形成多元投资的股权结构。另外,还要重视上下游产品生产的联合发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同时也降低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第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科技是农业精深加工的“支撑石”。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值能力,离不开高端精深加工技术。郑州市现有农产品龙头企业三十多家,尤其三全、思念、中粮等是享誉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可以依托这些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带动郑州市,甚至河南省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转型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升产品竞争力。科研院所也应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应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鼓励科研人员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创新机制,实现产学研真正有效结合。抢占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

第三,提升先进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先进的加工工艺需要先进的加工装备作保障,这样才能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尤其是生物化、化学化农产品加工需要更加高端精细的加工装备。郑州市一方面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另一方面给予加工企业适当补贴或奖励,支持企业自主研发。

第四,推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深化农产品加工精度。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主城区及近郊大力推动农产品精加工,建立技术创新、生态高效的农产品精加工示范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另外,要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各区市自然禀赋条件相差较大,农业生产条件和品种也有一定差别,加之生活习性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地都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新郑的莲藕、巩义的小相菊花等,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让这些产品走得更远。

第五,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技术研发的灵魂,高端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现代化加工装备的制造都离不开专业人才。郑州市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农业类大学众多,这些科研院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还要结合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农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郑州市政府应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吸引和培养会技术、懂农业、爱农业的专家,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更高发展提供人才基础。郑州航空港、自贸区等战略的叠加,也为郑州市国际人才引进提供了更大机遇,政府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科研、加工企业入驻郑州。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普遍存在“融资难,成本高”问题。对此,政府和企业要多措并举,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瓶颈。

首先,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农村金融机构设置的初衷主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强化其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意识,要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特点设计产品,增强其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探索多种途径服务“三农”的模式,提升自身服务“三农”的能力。政府也可以建设农业发展基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消除农村金融机构的顾虑,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加其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支持力度。

其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抵押物无法解决,尤其是在现有法律制度下,经营主体承包经营的土地不拥有所有权,无法成为金融机构认定的抵押物。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农产品作为抵押物等,提供多样化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成立担保公司,经营主体办理保险等方式,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外来资源,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各种资源蜂拥至农村,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再次,构建农村金融创新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机构要有互联网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

三、搭建平台,建立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农业农村发展,尤其农村三产融合涉及部门多、行业多,部门之间协调统一能增强融合企业信心,也可降低融合成本。

首先,搭建部门协作机制,合力谋划政策措施。各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研究可行路径,探索共建产业融合协作机制。

其次,可以成立郑州市农业农村发展协调中心,结合郑州市农业资源特点和当前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农业农村发展制度安排,统筹设计郑州市不同地区农村的发展重点。

再次,统一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和指标统计标准,建立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工商、海关、农业、财政、质检等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并根据经济发展增加新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咨询服务。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首先,在农产品生产、流通方面,郑州市很多农村甚至县市,没有完善的冷鲜物流体系,缺乏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且农产品经营风险大,导致市场上缺乏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经营主体,农产品运输服务跟不上。郑州市政府除了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等方向的投资外,还要加强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冷链服务基地建设,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

其次,在农业资源开发方面,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美丽的田园风光可以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

五、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首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要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其提升经营能力,这对促进郑州市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意义重大。

其次,促进农户向职业农民转变。一是要培养农民职业素养。无论任何职业,都有其专业的技能。还要培养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能力等,提高农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转变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培养农民爱岗敬业精神。只有热爱才能全身心投入。三是在培训方式、时间等要灵活多样。农业生产实践性很强,培训方式上要课堂讲授和课下指导相结合,要远程教学和面授相结合,要传统讲授和典型模式参观相结合。

最后,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郑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一定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发展方式,这就要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兼顾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农户利益一直是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普通农户由于其特殊性,在农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在郑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要始终重视农户的利益,在多元主体参与的融合发展中,让农户真正享受三产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限制工商企业主体的持股比重,防止农户过度依赖企业资本,进而导致其将来在利益分配时被边缘化。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