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魅力广州: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魅力广州: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是广州开发区所在地,在“十四五”开局年提出“制造万亿”计划。图为明珞新能源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 。 广州黄埔区供图
端午节猎德村龙舟全市会亲,传统驶入广州新城中心。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南沙港代替黄埔港,广州成为真正的海港城市。
珠江新城的春宴。城市化过程后,广州传统文化生命力依然强劲。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广交会展馆外,客商们合影留念。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姜雪媛 摄
广州CBD、珠江新城及广州塔隔珠江相望。 梁怿韬 摄
广交会四期展馆正在建设中。
2021年12月10日,羊城同创汇(天河园区)开放揭幕仪式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 图为羊城同创汇内部已装修一新,吸引了众多来宾前来参观。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

地处中国大陆南方丰水区的广州市,借助水道密布,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广梅汕和武广、贵广、南广铁路的交会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往来密切。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从“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药”的“老广货”,到珠江钢琴、广汽传祺、珠江啤酒等“新广货”,广州制造的“广字号”招牌瞩目。当前广州坚持制造业立市,瞄准新目标,迈向中高端制造,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谋划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蓝图,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

出台政策 3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1年,广东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继续居全国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首次达到40%以上,其中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也是2015年以来首次高于GDP增速(8%)。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通过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与此前出台的广东省中小企业纾困政策错位互补。

《方案》提出八项行动32条措施。其中,减税降费、融资促进、保供稳价、投资提振、资源要素保障五项行动23条措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消费带动、企业提质增效三项行动9条措施。

《方案》明确,将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同时,今年广东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等“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方案》提出,今年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密切监测大宗原材料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落实好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措施,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在煤电油气运保障方面,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制定能源保供应急预案,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等各类违法行为和资本无序炒作。积极拓展工业企业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等国内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的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坚持绿色发展,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方案》指出,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推进实施产业链“集群式”招商。对符合条件的年实际外资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制造业新设项目、超过3000万美元的制造业增资项目,省财政按其当年实际外资金额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奖励,最高奖励1亿元。加大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省级政策性基金加大融资对接力度,支持融资机构创新开发专属产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引导大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更大力度推动“小升规”工作,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继续实施并优化“小升规”奖补政策。

《方案》还提到,支持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制造平台新业态。今年推动10个行业、超5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等。

此外,广州多部门联动服务制造业立市。如培训企业新型学徒,自2019年印发《广州市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以来,广州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人数达20028人。2021年,广州市企业新型学徒制新增备案人数9874人,居全省之首。

今年5月,广州市人社局联合广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番禺区人社局举办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现场推进会”,明确聚焦“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围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以产业就业培训基地为依托,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和质量,推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2022年广州企业新型学徒制至少培育8000人次,为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创新升级 “广字号”招牌再出发

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一直以来,广州的制造业产业底蕴深厚、发展根基坚实,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在很多领域都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也诞生了很多独角兽企业和单打冠军。当前广州更是瞄准世界级目标,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让“广字号”再出发。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成员,一些在粤企业曾公开表示,正在积极谋划新项目,让传统制造业焕发活力。同时,作为全国首批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城市,广州在制造业立市路上,以数字赋能,从生产线贯穿到销售网,分享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达到智能制造。

同时,着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广州市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5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省的26%(全省260家)、全国的1.4%(全国4762家)。

今年广州市印发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该《方案》将推动广州培育更多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4年,广州力争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目前广州有68家企业入选,三年要达到250家,为此广州将推出梯度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三品提升、数字赋能、融资提速、生态优化、营收倍增“八大行动”。

《方案》明确,要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梯队培育格局,着力培育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500强等企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每年入库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子企业。三品提升方面,广州将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和品牌培育及创建能力。

从成效方面看,广州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开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业链整合、强化资本运作等集约化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领军人才,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合作,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力争通过3至5年,推动一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营收倍增。

此外,《方案》提到,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广州市行政区域以外迁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签约落地并完成商事登记后,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有企业界人士认为,广州拥有一大批务实专注、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相信只要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能,就能让中小企业发挥大作用,有望打造出全国“专精特新”发展新高地。

勇立潮头 建设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

企业要“走出去”,投资也要“引进来”。今年广州印发了《广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实施方案》,明确将广州打造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重点培育以一城(广州国际金融城)一港(黄埔港鱼珠片区)一湾(南沙明珠湾起步区)为核心的“广州资管走廊”,形成跨区联动的空间布局。

有业内人士认为,建设理财和资管中心不仅有助于持续优化金融生态圈,提升金融科技的运用,创新资管产品及理财服务,还有助于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丰富资产管理的市场主体,防控金融业风险。

根据《方案》,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分“三步走”推进:到2023年,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分区分类的理财和资产管理集聚区;到2025年,建成理财和资管机构、人才、信息高地,初步形成跨境理财和资管特色;到2030年,建立资产管理、金融科技与产业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形成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合规运营的产品和服务,境内境外有效对接,跨境理财和资管占比显著提升,成为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理财和资管服务双赢格局。

在创新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方面,《方案》提出,鼓励开展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发展与养老需求契合度更高、符合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保险产品,同时,把握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契机,鼓励银行和资管机构开展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创新大湾区跨境资产管理产品,充分利用跨境理财通、债券通、股票通等投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财富管理业务。

与此同时,实施《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成立“广州外商投资服务工作站”等,为持续扩大开放提供支撑。不少驻粤外商投资机构认为,这是进一步向外资企业发出的积极信号,为外资企业来投资注入“强心剂”。

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及《2022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2021年,广州连续第五年被受访企业列为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其次分别是深圳、上海和北京。随着日益提升的营商环境,广州已成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

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由最初依托地缘及要素成本优势承接港澳台地区外资,到不断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吸引世界500强等优质外资企业深耕发展,外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此次实施的《条例》体现平等待遇,规定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不得针对外商投资设置准入限制;提出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与注重优化外商投资管理和服务统一,提出二十个工作日内办结受理的外商投诉等,获得驻粤外商一致好评。

《条例》明确,广东省按照国家规定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针对外商投资设置准入限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安排、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应当依法平等对待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不得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

根据《条例》,要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公平利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同等享受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方面的服务以及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基于自愿原则和商业规则,与各类市场主体、科研主体开展技术合作,依法平等协商确定技术合作条件;规定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的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平等参与各类奖项评审,以及有关行政机关或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司法机关要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条例》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保护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还要求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出容缺受理制度。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进行投诉。投诉工作机构接到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投诉工作机构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办结受理的投诉事项。

本报记者 曹婷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