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李晓光 娄璞 文/图 清晨,在商都遗址公园,夕阳红葫芦丝演艺队奏响《谁不说俺家乡好》,婉转悠扬;商韵园里甩着长鞭打陀螺,声声响亮;商颂广场跳起欢快的舞蹈、健康步道上悠闲自在地踱步,美好生活在这里徜徉。 脚下,正是沉睡3600年的商代王城遗址。商都遗址公园、商韵园、商颂广场,郑州商都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些都是“商”字开头。在历史与潮流的碰撞下,商代王城遗址焕发新生机,大步迈向新时代郑州新地标。 商代王城遗址几经沧海桑田。2010年以前的商代王城遗址,只是一个不足2米高的土城墙。站在土墙往下看,石棉瓦棚,油毡屋顶,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水坑遍布,与现代化都市区格格不入。 让地下文物“钻出”地平线,让文物更加灵动鲜活,人们一直在翘首期盼! 古都商城再获新生 郑州商代都城,是商朝建立定都之地、王朝典制开创之地、青铜时代成熟之地、中华汉字寻根之地,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城遗址是我国商代最早的王城遗址,规模之大在世界同时期城址中首屈一指。时代呼唤着王城复兴和提升城市质感,让城市文化立起来,让民生福祉美起来。 商代王城遗址项目,是郑州市“两带一心”文旅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载体,更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标准与要求,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塑“商都文化”,助力“古都新生”,(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