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医养结合领域指导意见四大看点
推动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
我国去年对外文化贸易额 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172名教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青年科学奖和教育教学奖
传承
上海明确不得以曾患传染性 疾病为由拒绝录用员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华时评
推动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

新华社记者 李恒 董瑞丰

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直面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满足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事关百姓福祉。《指导意见》专门强化了医养结合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比如,在社区和乡镇,有条件的卫生院、敬老院等要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部分医疗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动力不足等问题,《指导意见》从完善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等多个维度完善支持政策。这一系列实招硬招,既扩大增量资源供给,也盘活存量资源,有利于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时,因地制宜把当地现有资源条件转化为发展的有利条件,激活初始动能,更好实现“上下联动”。

多渠道拓展专业人员“供给量”,是化解我国约4000万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养老焦虑”的关键所在。《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并提出通过开展应急救助和照护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这不仅可以纾解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不足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也有利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获得更好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此推动医养结合向更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