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非药物能医俗 家近云山亦养年(书法) 罗 鸣
风雪蔡州
偶遇面瓜
敬畏自然
版纳印象(国画) 何彦萍
《谈心》:讲述林青霞从影坛到文坛跨界背后的故事
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偶遇面瓜

♣ 徐 佩

傍晚下班走到小区门口时,忽然闻见一阵瓜香——是熟悉的、久违的面瓜香。很久没有吃过面瓜了。放眼四周,见大大小小的卖瓜车有好几辆。我在一辆三轮车上发现了一种叫“老婆儿面”的罐状瓜。

摊主是一位50岁左右的大姐,见我过来,热情地推荐:“你要哪种?我这儿黄红色的和脆绿色的,都是面瓜,老年人牙掉光了都能吃。”

我左右瞧瞧,拿起一个瓜蒂已经脱落的黄红色瓜说:“这个看着不错,先买俩尝尝。”

“给你称俩绿皮瓜吧,这瓜不仅面,还香,比那种瓜的味儿好。”见我犹豫,她一脸认真地说,“信我,你就拿这绿皮的。红皮瓜卖相好,不过没有绿皮的好吃。大部分人不懂,循着颜色过来后,我都让他们买绿皮的。如果非买红黄的,我就给你一斤便宜几毛钱。做生意不能骗人,要是不好吃,你还给俺掂回来,中不?”

看着她极力推介绿瓜,我大笑:“好,听您的,咱多称几个绿色的吧!不好吃也不退货,您也好早点回家。”“中,中。吃瓜时记得备点水喝,瓜老面,可别噎着了。”看来,摊主大姐对自己的瓜很有信心。

临走,我问她这瓜是自己种的还是批发的。她说:“俺家种了十几亩,不好拾掇呢,费工费力的,瓜生了不敢摘,熟了不好放,只好分开摘、错时卖。现在种面瓜的人少了。”

我被大姐的实诚感动了:“您把电话给我,好吃了回头我再买。”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将瓜洗净,掰了一块放进嘴里,果然面香扑鼻,又糯又甜,不禁暗自惊叹:从外表看,无论如何也看不出瓜的好坏,就连香味也是淡淡的。它明明是绿色,为何又熟得恰到好处呢?当晚,我把买瓜这事编成文字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一小时内收获了100多个赞,还有很多评论。一个面瓜把大家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对“70后”“80后”来说,瓜里藏着最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们村几乎家家都种瓜,有西瓜、甜瓜、面瓜三个品种。小孩子们中午不睡觉,顶着烈日,趁大人不在瓜地,专挑好瓜摘,摸摸、闻闻、拍拍就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可专业了。摘完瓜,就不约而同地到村前河边那座小桥附近,盘腿坐在树荫下,一边听着潺潺流水声,一边在热气腾腾的暑气里,美美地吃起瓜来。你尝一块我拿的瓜,我吃一口你拿的瓜;你给我掰一块,我给你掰一半。有时会因为一两个小伙伴摘的瓜特别好吃而哄抢起来,大家追逐嬉闹着,有的跑飞了鞋子,有的笑得肚子疼,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儿……那一段放肆、惬意、不可复制的童年时光就这样留在了岁月深处。

时光荏苒,长大后忙于求学、工作,远离家乡后,对瓜的关注渐渐减少。这次无意间相遇面瓜,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仔细想来,瓜也不可貌相,今瓜已非昔瓜,很多瓜菜品种早已更新换代。相信随着瓜篮子、菜篮子工程的日益丰硕,一定会有更多不寻常的瓜飞入寻常百姓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