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海: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航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海: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航标
浦江夜景
张江人工智能岛航拍图
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拉晶车间
上海自贸区一角
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在上海世贸展览馆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厅
环保时装展

什么是上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每个城市也有不同的思索。

有人说,上海是魔幻的,从无到有,从蓝图到现实,创造出无数“先行先试”的典范;有人说,上海是有魔力的,国内外一线大牌,竞相将新品首发、新店首开选择于此;有人说,上海是会魔法的,吸引着无数心怀梦想的俊秀来此追逐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

那么,什么才是上海?

“上海购物”,新的超级IP

7月31日,上海展览中心,2022国际消费季暨第三届上海“五五购物节”盛大启幕,作为全国首创的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已成为上海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IP。

时间回溯至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

上海出台《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通过发展首发经济、培育本土品牌、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等,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再次进行了细化和强调:以规划引导、市场驱动、标准对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打造消费地标,强化枢纽功能,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做大消费流量规模,吸引高端消费回流,全面提升上海的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政策引领度,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全球消费目的地,全面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力争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回眸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这一年,答卷可谓“成绩优异”,仅“首发经济”数据就可窥一斑——

2021年上海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1078家,其中全球首店或者亚洲首店14家,中国及内地首店167家。今年上半年,吸引366家首店落户,数量蝉联内地桂冠。去年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和首展活动。

如何深化发展“首发经济”?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品牌在沪首发全球新品、落地品牌首店、设立企业总部,培育壮大从“首发”到“首店”到“总部”的“首发经济”效应,助力集聚品牌资源、引领消费潮流,以提升“上海购物”的丰富度、时尚度和体验度。

在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仪式上,上海发布了关于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2条”,重点聚焦三个方面,清晰描摹出“消费上海”的未来——

加强规划引领,实施《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打造 “国际级—市级—地区级—社区级”4级商业网络中心,形成超广域、多中心、集聚型、网络化、多能级的国际大都市的商业新格局;完善夜间经济的空间布局体系,点亮“一江一河”,建设具有引领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24小时活力城市。

加快创新驱动,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和品牌经济,吸引更多国际品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本土品牌全球总部落户上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引领新赛道,培育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对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新业态、模式以及创意活动,对消费市场增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支持。

坚持惠企利民,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十四五”时期培育100个以上的市级示范社区,力争每年新增两个区入选国家级培育建设试点。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发放消费优惠券,实施国家和本市扩大汽车消费政策,特别是市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发放电子消费券,同时对绿色家电等消费予以适当补贴。

张江,从园区到城区的“科创地标”

如果消费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活力,那么创新则是一座城市裂变涅槃的磅礴动能。

在张江高科地铁站附近,伫立着一座爱因斯坦雕像,注视着这块区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0年前,张江还是一片“舍南舍北皆春水”的田园景象,种着红菱与荸荠的农田扑入眼帘,1992年7月28日,面积17平方公里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张江步入发展的“高速时代”。

2017年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

2021年7月,张江科学城“十四五”规划发布,其规划面积由95平方公里扩大至220平方公里。

从17平方公里到95平方公里再到220平方公里,是张江地理版图的变化,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明证,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张江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创造出许多个“先行先试”的典范。

——率先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扣等创新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试验区,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设立了全国首家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建成了首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家运营(上海)试点平台,首个面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专利联盟。

——全国首发“科技信用卡”,无须任何抵押,中小科技企业可获最高150万元信用额度。

…………

三十而立的张江,浓缩了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探索和努力。如今的张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硬核”产业竞相发力,集聚了约50万从业人员、2.3万家企业、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外资研发中心,企业总营收突破万亿。

2021年,年度发明专利授权超过35000件,PCT专利申请超过1500件。现有在研新药超过660个,其中1类新药占比超50%,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已有17个。

今年上半年,张江科学城完成经营总收入5044.92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工业总产值1592.81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市的9.3%;工业投资完成96.29亿元,同比增长22.3%;税收收入、实到外资均实现正增长。

成绩背后是城市和人才的“双向奔赴”——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

有人问,张江最令你感动的一幕是什么?

最动人的答案是:“每个晨曦暮色中来去匆匆的年轻人,因为他们就是张江的‘活力’。”

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新标杆

8月8日,艾狄士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向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了食品生产许可变更申请,并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当场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全面实施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告知承诺改革后,首家享受该项改革红利的企业。

这也是上海自贸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又一有力探索。

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9月29日正式挂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虽然最初规划面积仅有28平方公里,但是,这片土地被寄予厚望——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新路径。

自贸区主要任务清晰表明了肩负的重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把扩大开放同改革体制结合起来,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上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扩展区域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

2019年,自贸区再次扩容,新增临港新片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在临港新片区内设立物理围网区域,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探索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政策和制度支持。”透过临港新片区的“十四五”规划,我们可以眺望它的未来——

到2025年,聚焦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

加大在投资准入、货物和服务贸易、金融开放、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国企竞争中立、政府采购、争端解决等领域的风险压力测试。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率先试点在若干领域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市场准入等限制。

先行先试扩大金融、增值电信、数据跨境流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文化服务、技术产品、信息通讯、医疗健康、跨境数据交易等服务贸易。

探索放宽或取消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

…………

如今,上海自贸区已诞生3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向全国复制推广。2021年,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800余户,千人拥有企业数居全国首位;2022年6月,新设企业数已恢复到今年一季度月均水平,金融服务业新设企业数同比增长189%。

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

上海是个超级大都市,近2500万常住人口,每月出行3天以上的车辆有765万辆,24米以上高层建筑1.5万幢,轨道交通工作日客流量超1100万人次,地下管线达12万公里……

面对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如何治理?

上海的答案是——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

“80套传感设备、170部摄像头、50多种AI智能算法支持,以生命体、有机体的视角对大楼进行感知。” 一座与现实南京大楼遥相呼应的虚拟南京大楼就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

具体例子可以帮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数字孪生系统:如果你在南京大楼打开窗户,将手机探出窗外拍照,那么,南京大楼数字孪生系统就会第一时间检测到高空坠物隐患,自动向店内保安手环报警;当保安前往现场处置后,数字孪生系统随即显示窗户关闭。

《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面向数字时代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软硬协同的数字化公共供给,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逐步实现城市可视化、可验证、可诊断、可预测、可学习、可决策、可交互的“七可”能力,构筑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底座”。

2021年,上海启动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化治理项目,通过激活每一个“最小管理单元”,让正在实践的“现代治理”真正可以“引领未来”。

南京大楼是上海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的首个试点单位,是上海以一栋楼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对城市数字化治理转型的最新探索与创新实践。

“蝶变”“鹰翔”“雁行”,三个词语展示了不同阶段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特色。

——“蝶变”即从传统经验管理、人海战术到数据赋能、协同治理;“鹰翔”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发现;“雁行”即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数字治理示范效应。

8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发展高度重视,强调“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我们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放在上海先行先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又亲自交给上海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上海把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头等大事,大力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排头兵、先行者,上海奏响了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本版图片由新华社及视觉中国提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