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昨日下午,收听收看全省抗旱保秋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随即召开续会,就全市秋粮生产和减灾防灾工作进行部署。
当前,我市玉米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花荚期,夏花生处于下针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受近期持续高温少雨影响,巩义、新郑南部、登封东北部和新密东部部分地区出现轻旱。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10天我市大部仍以高温闷热天气为主,且无大范围有效降雨,旱情有扩展蔓延趋势。因此,克服靠天等雨思想,组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开展抗旱保秋,夯实秋作物丰产基础,显得尤为必要。
抗旱浇水是当前秋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明确,对已经出现干旱但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及时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已经出现干旱但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广泛开辟水源,因地制宜,加大引水、分级提水力度,增加机泵等抗旱设备,合理调水,科学用水;对尚未形成干旱的地块,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墒情变化,及早做好抗旱准备,一旦有旱象,及时灌水补墒。同时,各区县(市)要根据当地秋作物生长发育进度、土壤墒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未来天气形势,采取浇水、喷水等措施,降低田间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调节田间微气候,减轻高温伤害。在做好抗旱保秋工作的同时,及早制定预案,防范旱涝急转和洪涝风雹等灾害。
当前已进入多种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盛期,我市秋作物病虫害总体中度偏轻发生,局部玉米田三代棉铃虫中度发生。因此,强化病虫防控,对于减轻生产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市明确,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玉米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玉米南方锈病为重点,切实加强系统监测和田间普查,充分发挥专业化植保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动员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治,把草地贪夜蛾控制在点片初发阶段,其他重大病虫害做到应防尽防、应治尽治;要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大力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坚持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努力减轻危害损失。
抗旱保秋,离不开部门协作。我市要求,各区县(市)要把抗旱保秋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和紧迫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积极储备抗旱水源,统筹做好抗旱水源调度工作;气象部门要分区域、分作物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密农情、灾情等信息调度,科学指导防灾减灾,确保抗旱保秋工作顺利推进。
据悉,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开展抗旱保秋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