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群众最喜爱的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项目名单公布
开展即时性交通安全教育 助力道路交通环境大提升
伏牛路(中原路—伊河路) 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开工
多方力量联合行动 加强交通秩序整治
加大管控力度 严查火车站西广场违停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豫龙镇)经济发展再创佳绩
荥阳先进制造业代表郑州中车
荥阳市小微企业园建设推进会
中原利达机械臂生产线

迎着夏日的骄阳,走进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各个厂区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戴着口罩、穿着工服的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一幅幅生机勃发的“复工图”在园区铺陈开来。

三华科技、英高新能源、圣莱特空心微珠……一个个高精尖项目在这里拔地而起,让这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现代园区,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势动能。

今年上半年,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四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经济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所在行政区域豫龙镇,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恶劣的情况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投资规模稳步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1亿元,占比全市2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6亿元,占比全市24%;上半年,荥阳市财政收入增速在郑州各区县(市)中排名首位,而豫龙镇财政收入55157万元,占荥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1.3%,成为实至名归的荥阳“发动机”。

聚焦项目建设攻坚克难

全力加速夯基垒台

“我们苏科·郑州电子信息智造园项目投资12亿元,自6月份签约落地以来,推进非常顺利,目前,招商中心主体落成,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规划手续正在办理,预计8月份能举行奠基仪式,这多亏了开发区首席服务官跑前跑后的全方位服务,荥阳的营商环境真是好!”苏科项目负责人潘峰在一次座谈中如是说。

今年以来,开发区和豫龙镇深度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持续发挥好“领办、代办、帮办”的精准服务理念,共组建156个助企工作组,一对一分包项目企业,精准到人;扎实开展“周三集中服务日”活动,各首席服务官下沉一线及时走访对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让企业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做好线下保姆式服务的同时,还创新开发了“助企跑”APP,利用APP智能匹配企业申报的政策、线上反映诉求、查阅问题办理进展、一键查询惠企政策等,先后为60余家企业帮扶事务120余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实现精准服务。

“真是没想到,昨天刚在开发区会议室召开完重点项目推进会,今天他们就来现场解决问题,开发区的首席服务官们确实做得很到位!我们项目3月份报批手续,5月份就正式开工,预计年底建成投产,真正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运营,为‘荥阳速度’点赞!”英地天悦项目负责人孙蕊蕊情真意切地表达对项目首席服务官的感谢。

2022年,开发区在建续建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亿元,华工机械、英地天悦、源弘电子、威达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工程机械产业园、华同科技园等5个在建小微企业园建设如火如荼,高标谋划、高标推进,全力打造开发区“腾笼换鸟”的主战场和主抓手。

多措并举凝聚招商合力

筑牢发展新基石

投资5亿元的三华科技二期项目、投资5亿元的羽丰通讯项目、投资7.65亿元的国际工程产业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中荥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个个重点项目在开发区和豫龙镇这片沃土上落地开花。

今年以来,开发区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定位,联合豫龙镇,按照“动态储备一批、对接洽谈一批、研判论证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工作模式,多样化推动招商工作取得实效,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60余次,累计对接企业30余家,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客商联络不停、项目线索不断、招商氛围不减”。中铁大桥年产10万吨桥梁缆索生产线项目、郑泵科技智能制造泵业装备生产项目、通源电气年产2万台电力数据采集处理器及8000套智能云柜建设项目、苏科·郑州电子信息智造园项目等9个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29.5亿元;氮化硅精工陶瓷产业园、郑州智能智造·零碳产业园等多个项目正在进一步对接洽谈,持续形成开发区新的增长动力。

找准抓手深化企业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两年疫情反复,大家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开发区和镇政府的帮扶下,不但我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还收到各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现在,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来自企业的心声,也是开发区助企成效的一个缩影。

为打赢每轮疫情防控攻坚战,开发区联合豫龙镇统筹安排、积极靠前,为企业“量身定制”核酸检测服务,全力排查企业风险隐患。组织核酸采样服务小分队入企送服务,为郑州煤机综机设备等规上企业生产经营赢得宝贵时间,安心经营、保障供应,实现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截至目前,依托科级领导分包企业机制,累计召开“万人助万企”工作联席会30余次,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380余次,为服务业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20余个,帮扶21家有人员招聘需求的服务型企业解决用工300余人,帮助郑州市兴事发门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申请灾后重建补贴资金20余万元,为45家企业申请小额贷1000余万元等。协调西雅图园区、一帆机械、峰景陶瓷、中润泵业等多家企业完善解决了土地手续,促使企业土地证问题得到了新进展,为企业新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助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持续提升竞争力

依托国家专利导航实验区平台,开发区加大指导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持续打造一批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企业。目前,郑煤机、中联收获在国际国内专利强势增长;三和水工获得河南省“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混凝土及干混砂浆搅拌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称号;一帆机械的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100多项国家专利,十多项国家、省、市科技奖项;中联收获公司申请专利200余项,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承担国家“十一五”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半年以来,三华科技公司已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第五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开发区全力打造中原智谷创新创业平台,通过送服务、送业务、送资源、送资金打造全链条运营孵化体系,为创业者链接更多资源与机遇,精准辅导企业成长,助力企业扩大“朋友圈”。截至目前,累计入孵企业300余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12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已孵化毕业落地荥阳企业23家,累计实现产值7.85亿元,税收3755.62万元,顺利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创业—孵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快车道,全面打造荥阳市乃至中原地区创新发展的闪亮名片。

奋楫笃行谋发展,臻于至善谱新篇。下一步,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携手豫龙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园区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上持续发力,主动对标先进,提升发展标杆,谋深谋细,做好各项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荥阳贡献。

史治国 袁飞 刘璐 李炳森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