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王丽艳 文/图)“由于常年管理缺失,流动人口聚集,院内杂物堆积,物品丢失经常发生,让楼院内居民苦不堪言;现在的楼院在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健身器材有了,绿化有了,充电桩也装上了,院子里也干净了,门禁也有人管理了,住着安心了不少,基础设施完善了,和旁边的高端小区相比也不差!”8月15日,指着焕然一新的小区,魏女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魏女士所说的是二七区大学路街道陇海中路59号院。这个小区是原郑州市手表厂家属院,曾是无主管楼院,小区环境恶化,社区治理面临“老大难”。
2020年底,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聚焦楼院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在二七区社治委和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走楼院、听民声、取民意、暖民心,将59号院的改造作为提升社区为民服务的切入点,楼院迎来新变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居民口中的陈旧“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齐的小区路面、粉刷一新的墙面,以及摆放有序的电动车棚。眼睛所到之处,一片祥和温馨。
除了全新的小区环境,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更是小区的一道别样风景线。陇海社区负责人介绍,在社区的入户走访和日常交流中,了解到居民对院内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增加。因此,社区依托院里面的居民业主自管会和街道社工的力量,结合楼院自身文化特色、历史变迁背景等多方面考虑,决定开展“文化上墙、印记在心”行动。
“小区内新建的文化墙分好几个风格主题。”社区工作人员边走边介绍。其中,陇海中路59号院原手表厂家属院简介及发展历程展墙,记录着手表厂50余年的风风雨雨;中华民族传统节气文化,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宝藏;以“福”字开头的单元名象征着楼院居民幸福美满的内心盼望(如图);居民自治公约、自治队伍介绍、留言墙、宣传栏处处人性化的设计内容,更增添了院里文化氛围。
居民纷纷表示,文化墙不仅有效提高了院内的文化内涵、文化氛围;也提高了院内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满足了楼院居民对精神文化提升的迫切需求,增强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以及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