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北京:世界东望的“双奥之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京:世界东望的“双奥之城”
国家体育场(左)与国家游泳中心夜景
和平鸽展翅高飞
2021年服贸会户外灯光展示(摄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北京CBD建筑群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精品主题展上展出的工业AI智能质检一体机
海淀北部文化中心
“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图为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

神州大地,没有哪座城像北京一样,神圣感满满,让无数人向往。

首都,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名片加诸一身,让北京自带光环,无城能及。

故宫、长城名扬海内外,水立方、奥运村成为城市新符号,成功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让她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

北京以行政和文化闻名于世。耀眼光环的背后,更澎湃着不竭的创新动力,这里正着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这里正下一盘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棋。

这座从历史走来的国际大都会,今朝更是得风气之先,领潮流之变,引世界东望!

科技创新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北京自带优势。

这里有中国科学院,有号称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每年获国家奖励的科研成果占到全国的1/3。2021年,北京市全年专利授权量19.9万件,比2020年增长22.1%。

在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要素里,人无疑是最重要的。2020年,北京R&D人员达33.6万人年,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4.6%。中关村示范区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达42.3万人,是2012年的2.5倍。

北京的研发投入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2020年,北京全社会R&D经费支出2012~2020年年均增长10.3%。全社会R&D投入强度为6.47%,较2012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到16%以上。

地方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是2012年的2.2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比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氛围浓厚,让企业迸发出无穷的创新活力。2021年,北京全市研发投入较为集中的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44.6%。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占全球的6.8%。北京培育和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2115家,比上年增长1.6倍。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是2012年的5.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2012的5.5倍。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北京同样重视头雁对雁阵的带动引领作用。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抓好“三城一区”建设的新要求以来,北京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打造优势科技创新策源地。“三城一区”以占北京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六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主平台功能进一步凸显。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是2012年的3.4倍。

创新赋予这座文化悠久的城市活力和生机,更为北京的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势,在城市发展中的辐射引领能力持续增强。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奔跑的北京,正行进在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的新征程上。

2021年,北京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2年7月30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正式发布。

这是北京首次以蓝皮书形式集中展示数字经济发展成效与成果。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40.4%,位列全国第一。近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年均增加1万家,收入千亿级数字经济企业5家,百亿级企业58家。

数字技术的加持,也给实体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北京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达到7333.8亿元,增长9.3%。工业数字化持续提速,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国家顶级节点指挥运营中心,成为国家工业大数据交互的核心枢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5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53%。

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在线游戏、在线娱乐、在线体育企业收入增幅都在20%以上。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增长16.3%,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量是2018年的1.8倍。数字消费场景蓬勃发展,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3。

数字技术创新不断突破。2021年,北京首个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率先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悟道2.0”,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平台“长安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获批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入驻企业已近200家。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交易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接入资源量、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供应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中排名第3,较上年上升1位。

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智慧城市2.0建设全面启动,“网、图、云、码、感、库、算”与大数据平台“七通一平”数字城市底座基本成型,“京通”“京办”“京智”成为智慧城市的统一服务入口。启动城市算法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迭代升级。2021年,北京在建新基建项目282个。5G基站建成数5.2万个,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

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北京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分别为91.9%和83.3%。市民一人一码个人健康记录覆盖率100%,北京健康宝累计为超1亿人提供130余亿次健康状态查询服务。

数字经济国际开放合作持续深化。2021年8月2日,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此外,世界机器人大会、5G大会、智能网联大会,为北京数字经济的开放合作搭建起良好平台。

据了解,未来北京将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

区域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7年,一盘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棋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在各种权威解读中,大家一致认为,设立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区域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产业升级有序推进,服务业比重超过六成。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差距有所缩小。2021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7.9%、7.6%和8.6%。

疏解承接双向推进聚合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成效。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常住人口从2017年以来连续下降,2021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比重比2013年下降9.5个百分点。

“两翼”发挥重要承接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中心城区迁到副中心的企业数量自2017年起每年保持增长,2021年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2.2万户,创5年新高;通州区常住人口占比较2013年提高2.1个百分点,GDP占比提高到3.0%。

目前,雄安新区进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2021年在建项目3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1%。中关村科技园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园,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达到142家。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央企业相继落户雄安。

产业对接步入快车道。京津冀三地以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为抓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4+N”产业合作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末,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万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成立5年来,紧密推进与北京中关村示范区的合作发展,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已成为京津两市重要合作平台。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2014年以来,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技术成交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两成。

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京津冀三地推动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促成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落实落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京张高铁、京雄城际、京哈高铁等建成通车,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提升。京昆、京台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大部分已经消除,环京津地区高等级公路基本实现全覆盖。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取得成效。京津冀三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协作,携手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2021年三地全年优良天数均超过260天。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2021年,北京、天津、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分别累计下降50.0%、40.6%和40.0%。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民生红利”不断释放。在教育融合方面,通过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开办分校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区域教育合作,组建16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14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在医疗协作方面,三地不断推进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效提升了三地医疗服务均衡化水平。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增活力。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国的12.4%。其中,北京257家,天津、河北分别有130家和202家。

办冬奥带来新机遇。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让京津冀冰雪经济迎来新机遇。“冰雪专线”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北京到张家口的车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50分钟,张家口市正式融入首都1小时生活圈。截至2022年2月9日,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09项,落地项目88项,建成大型滑雪场9家。崇礼区仅上个雪季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3%和87%。北京延庆区自申冬奥成功以来,共接待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游客829.9万人次,实现冰雪体育旅游收入5.64亿元。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蓝图下,北京也将迎来自身发展的新机遇,书写城市发展新故事,创造时代进步新传奇。

本版图片由新华社和视觉中国提供

本报记者 侯爱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