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东新区安置房建设收官
有志青年变身“三员” 带领乡亲共奔富路
巩义实现“交房即发证”
办好服务小事 用心留住人才
念好“五心诀” 聚力创“五星”
送上“爱心午餐” 关爱困难群众
廉洁文化走进社区 学廉促廉走深走实
破解电梯加装难题 “梯”升老旧小区活力
汇聚网格“微力量” 释放党建新动能
“第二家长”开讲第一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有志青年变身“三员” 带领乡亲共奔富路
乔帅(左)给大家讲解草莓种植知识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陈芳 实习生 赵新仪 文/图

“选择草莓苗得选无病长得壮的苗株,种好苗才好管理,草莓品质才能保证……”8月23日上午,当记者走进中牟县姚家镇乔庄村的草莓基地,就看见乔帅正在草莓苗旁给大家讲解草莓种植知识。

在讲解的同时,乔帅的手机不时有咨询电话打进来,大家有的询问农资问题,有的询问草莓种植问题,五花八门,乔帅丝毫不厌烦,认真进行解答……

乔帅,今年33岁,中牟县姚家镇乔庄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2019年初辞去在郑州的公职,回到家乡。有人想不通,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回家来当个“泥腿子”?乔帅说:“辞去工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家里的父母都老了,回家可以更好地照顾老人;二是村里的经济还不富裕,想为村里的农业发展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我就以我家7亩地5个大棚为‘试验田’,在干好的同时,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好群众“信息员”

“2019年我回来的时候,村里种大棚的算上我们家也就两户人家,后来慢慢发展为四五户,到现在为止有四十户左右。”说起村里的大棚发展,乔帅显得信心满满,“大家为啥种大棚啊?就是看到大棚挣到钱了,如果今年形势好,估计明年种大棚的还会增加。”

乔庄村在2019年的时候,村内大多种植传统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有限,乔帅鼓励大家尝试种植新的物种。“我们村现在大棚西瓜的种植已经很成熟了,就是草莓种植还不太成熟,我在外面学习到啥新的种植技巧都会跟咱乡亲讲,咱质量好了,销路才会更好。”

“现在跟着乔帅走得都是订单式采摘,价格比收购客商给的高。现在种的西瓜、草莓啥的都不愁卖,还有入园采摘的,在草莓采摘季一天能收入三四千块。”乔大姐笑呵呵地说。

做好义务“代办员”

“俺的有机肥啥的都是跟着小帅从厂家直接订,遮阳网这次是从山东的厂家直接买的,质量又好又省钱,跟着小帅买还省心。”在采访间隙,一位路过草莓园的大爷拉着记者说道。

当问及是否在购买农资等物品增加服务费的时候,乔帅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满脸通红:“我买的啥价,咱乡亲就是啥价,都是一样的。咱年轻人就应该为乡邻多做点事。”

争做农业“领航员”

说起草莓的销路问题,乔帅很有信心,“过年、周末是草莓园最赚钱的时候,一季下来草莓采摘的收入也不少。现在郑州到姚家的高速也不收费了,我估计今年草莓采摘的人会更多。”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乔帅的思路很清晰:“首先得提高技术,提高草莓的成活率,今年草莓苗都是从外面购买的,成本高。二是提升服务质量,采摘人群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地图定位等渠道过来的,我们之前对来的客户都是补贴高速费、采摘草莓送蔬菜等,今年要从更多的方面来入手提升。三是要降低运输成本,去年因为疫情,我都是通过快递、货拉拉等运到郑州的,顺丰快递花费就1万多,下一步我们打算与送货渠道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尽可能去降低咱的运输成本。四是要打造口碑,各个销售渠道全面开花,像入园采摘、企业供货、社区供货等多条销售渠道并存,争取打造出乔庄品牌。”

“我前两天刚去郑州参加河南省农业经理人的培训,收获很多,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到咱们的大棚种植和销售中来,下一步,我要多出去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培训办讲座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乔帅信心满怀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