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2025年河南口岸经济跻身全国先进水平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 第五十五次主任会议
我市部署巡察村(社区) 工作并启动专项巡察
河南出台新冠肺炎 疫情常态化防控办法
在郑州,邂逅百大考古发现 在这里,读懂最早中国
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带动稳就业
“博博会”魅力何在,让我说给你听
省直和中央驻郑单位 参与支持郑州创文
医保便民惠民 有速度更有温度
“见义勇为”有奖励 财政保障“有温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医保便民惠民 有速度更有温度

(上接一版)新政实施后,我市建成了职工医保门诊就医个人账户、门诊统筹和门诊慢特病“三位一体”的待遇保障体系。

“以前医院门诊看病产生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现在小病小痛在门诊就医医保也能按比例报销,确实挺实惠。”8月23日,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患者王女士拿着自己的结算单:“今天各项检查费、药费总共600多,医保报销了近一半。”

有同样感受的不仅仅是王女士。数据显示,新政实施第一个月,全市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就医54.56万人次,医保支付总费用6351万元,合规费用平均报销比例59%,减轻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打造医保便民“15分钟服务圈”

多年来,郑州始终把医保“惠民、便民、为民”放在首位,力求让服务更便利、保障更有力。

以此为基础,郑州医保不断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取消体检,实现门诊慢特病管理“全程全域网上办”,参保群众在全市16个区县(市)任一慢特病定点医院都能网上申报。上半年,累计受理门诊慢特病申报37757人次。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郑州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统一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今年1~6月,共计办理困难群众参保5.58万人,资助缴费1784.38万元;支付困难群众医保待遇29963人次、1780.72万元。

为了持续优化创新医保服务,郑州将23项医保高频服务业务下沉至街道、社区、医院、银行等,对已建成的156家“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进行优化完善,并新开工建设站点90个,打造医保“15分钟服务圈”。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郑州实现37项对公业务和40项个人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并在全省率先开展移动支付试点,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挂号、诊疗、取药、结算、查询等线上、线下全流程应用,打通看病就医、医保结算“最后一公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