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为了让更多群众受益,我市将“两癌”筛查人群由农村扩大到了城市,做到了城镇低保人群和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免费服务。 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 为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2022年,我市把提升三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能力项目列入民生实事,在全市建设17家托育指导中心、100家每家托位不少于50个的街道普惠托育中心、50家每家托位不少于30个的乡镇普惠托育中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11家托育指导中心、19家街道普惠托育中心,74家普惠托育中心已开工建设,完成全年任务的62.3%。 “门诊共济”报销比例超59% 医疗保障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负担,今年7月,我市启动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参保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补齐了制度短板,形成了个人账户、门诊统筹和慢特病“三位一体”的门诊待遇保障体系。 从7月1日实施以来,全市共有104.36万人次享受“门诊共济”待遇,医保基金支付1.21亿元,报销比例超过59%,有力减轻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挤出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 2022年,我市持续深化集中带量采购成效,目前共落实国家、省组织的药品采购6批次181个品种,医用耗材4批次15类,挤出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切实还利于民。 同时,我市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彻底改变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以耗补医等情况,医保补偿率达到99.91%。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报销:新增74种谈判药品,将新冠治疗药物阿兹夫定片纳入报销范围,现行门诊特定药品数量达到168种。 14.2万中小微企业缓缴医保费 为有效减轻企业压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我市实施阶段性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按照“免申即享”的理念,从9月份开始,对全市14.2万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各类社会组织,实施为期3个月的缓缴政策,每月缓缴医保费用约4.8亿元,累计可为企业减负14.5亿元。 万余场演出让群众感受艺术之美 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自2011年起,我市持续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演出活动,已累计演出12000余场,惠及群众800余万人。 不仅如此,自2018年起,郑州启动开展精品剧目演出活动,目前已累计演出100余场,现场观众15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达700余万人次。 79座“城市书房”免费服务市民 文化,是一座城的灵魂。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全民文化普及工程,全市已建成运营的79座城市书房向全市市民免费提供图书阅览、借阅等服务。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结合各书房风格特色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读书会、国学讲座、书香影院、亲子手工等各种主题参观等惠民活动,满足市民群众个性化、便利化的阅读需求。 76项文旅优惠拉动3亿消费 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今年我市围绕“畅游一夏、乐享郑州”,以“惠游郑州、夜游郑州、学游郑州、嗨购郑州、文娱郑州、乐住郑州”六大活动板块为主题,先后组织68项文旅消费活动,出台76项优惠措施,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拉动社会消费3亿多元。 精品剧目《只此青绿》免费欣赏 据介绍,郑州市2022年精品剧目演出30场活动目前已演出14场。下半年,我市拟邀请广东歌舞剧院《沙湾往事》、中国歌剧舞剧院《到那时》、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深圳交响乐团交响乐演出等16场经典剧目。精品剧目演出采取免费发票的形式,市民可以通过“郑州文旅云”平台免费领取。 “15分钟健身圈”逐步形成 加速“全民健身”,是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市不断建设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截至2021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2.29平方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形成。 2022年,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计划更新健身路径300条,建设智能驿站40个,更新、新建社区健身活动中心20个,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截至目前,20个社区健身活动中心器材已全部安装完成,即将对市民开放。此外,今年我市还要在主城区及各区县(市)、开发区推进400块体育场地建设工作,补齐“15分钟健身圈”。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