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文 马健 图)在元宇宙时代,智慧博物馆该如何建设?昨日是第九届“博博会”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在其展厅开展“数字·科技:元宇宙时代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学术沙龙。
活动期间,联想研究院高级元宇宙架构师许晓晶,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文博展馆智慧化技术带头人李世杰,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VR内容总监冯婕来到论坛,就各自领域展开对“元宇宙”以及“智慧博物馆”的理解和阐释。
据该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1日在上海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围绕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大会发布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中共一大纪念馆首个发布“数字一大,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重要应用场景。以中共一大会址及上海各红色遗址为基础,建设数字世界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拓展红色纪念馆服务外延,形成“人与物穿越山海、实与虚跨越时空,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红色文化体验讲述平台,成为面向未来讲述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殿堂。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逐渐进入博物馆领域,全球主流博物馆开始探索馆藏文物适应数字时代的价值传递,尤其是伴着元宇宙概念的爆发,众多博物馆都开始了元宇宙的建构尝试。如何把博物馆更好地“搬”进元宇宙,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全球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都在争抢元宇宙场景搭建。
大家普遍认为,元宇宙在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来源于实体世界的物质标本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元素,以建构与真实社会体系融合的数字生活空间。而现实世界里同时拥有这两个元素的最佳场所,正是博物馆。
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囊括虚拟博物馆的所有要素,如虚拟展厅、虚拟展品以及虚拟志愿者,博物馆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3D建模和3D扫描技术的支持下在虚拟博物馆中呈现。无论是线上使用、收集观众信息、网络端进入虚拟博物馆,还是在线下游览博物馆,都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给予观众超越感官的体验,将智慧博物馆搬进元宇宙成为富有前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