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栾花如蔻
编织梦想(国画) 李青利
百年古堡人和寨
甘南写意
拥乡入梦(国画) 闫天友
《文化的世界史》:一种文化社会学阐释
妖娆的红薯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栾花如蔻

♣ 杨 娥

我家门前有一片层金叠翠的栾树,给单调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盎然的生机。她们挤挤偎偎挺立在台阶外的石崖上,站成了一排葱郁的风景,推开窗子便相互愉悦,她们听我叩击键盘的清凉,我看她们微风中摇曳的诗意。

大约缘于固有的特质和品性,她们有许多好听的名字,而我则更喜欢她的乳名——木兰。因为她们木质清香,花开如金,可以散发出蕙兰一样淡雅的气息,家乡人也都喜欢这样叫她。

小时候,老家门前也有几棵高挑的木兰,她们初生的嫩芽粉嘟嘟红绒绒的,大老远就招你的眼。就这样羞怯怯的,赶在万木萌发之前,给大地带来了一抹春意。娘也稀罕着这苍凉的春色,但她的心思远比风景长,她会小心翼翼地掰掉木兰的嫩芽,焯去青涩,清水浸泡后,与春节留下的腊肉一起熬炒,便是一盘风味独特的山珍美味。最简单的做法是加入佐料煸炒,然后掺入半熟的大米搅拌均匀蒸菜干饭。这是豫西山区特有的食谱,饥荒岁月中,山野菜的碧绿浸染了老百姓生命的颜色,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草木的清香氤氲着烟火的气息在饭碗上蒸腾,你的味蕾记忆了这样的美好,就和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万物,有了解不开的情结。

与我为邻的这棵栾树,非常羸弱,大的也不过胳膊那么粗,自打我住来后,她们一年一个样,好像和我五行相生,一个劲儿往上蹿,最大的三把匝不住,以至于旁逸斜出越过院墙,探头探脑地伸到我家院子来做客,用鲜亮明艳的色彩填补了院落丛林与天际相衔处的空白,那深翠间的一抹明黄,苍茫中的几缕浅绯,清凉里的一丝暖意,是天赋异禀的画家也无法抵达的臻境!

想想她们一家子也不容易,树根扎在临水的石墙上,靠风儿送给她们一些瘠土维持生命。动了恻隐之心的我,沿着她们生长的崖壁,筑起了29级台阶,帮助她们保持水土,稳固根基,也许草木有心吧,她们努力地生长,开枝散叶,亭亭如盖,不仅长成了葳蕤葱茏的护庄林,也温婉成了一道苍翠靓丽的风景,我们相互成全了自己。

木兰也有一树花开的热忱。一簇簇金黄的栾花舒缓地站在枝头,青翠的绿叶托举着她们的高洁和明艳,玲珑的花朵恰似含羞的豆蔻,橘红的花蕊宛若一点绛唇,嫩黄的花羽是舒展的水袖,形姿如起舞的少女,传递给你含蓄委婉的美感。

这时,你才能真正体验“精彩震撼,绚烂人生”的花语。在众多的色彩中,黄色尤为贵气,具有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充满着希望和活力。作为中华帝王龙袍的底色,她们有着无上的至尊。

开花时的栾树门庭若市,喜盈盈打开花心迎接精灵们的到访。最用心也最真诚的应该是蜜蜂,它们嘤嘤嗡嗡在花蓬上飞舞,把吸喙扎入花蕊,沉醉在馥郁的花香中。

始终认为,栾树是知性的,她们感知了我的孤独,竭尽美好陪伴我,不惜耗费周身的养分从春末开到秋至,金灿灿亮若星海,抬眼处皆为花影,幽幽花香漫过心田,洇染了我的草木本性。

微风吹过,金黄色的花片簌簌飘落,好像漫天洒落的花瓣雨,难怪台湾人称她“金雨树”,浪漫而唯美。坐在铺满落花的台阶上,无穷的落木让你的思绪一片空灵,至繁至简的自然之美,会让你感觉人生的苍白,会有一种反省让你顿悟:一生孜孜不倦的名利追求,远不及一棵树四季轮回中自然绽放的淡泊更为从容。

站在栾树下,仔细聆听,似有佩玉之声泠泠作响,那是她的果荚,在秋风抚慰下弹奏的天籁之音。一抬头,栾树枝头点缀着胭脂色的花房,像是少年时娘糊的灯笼,被谁淘气地挂在了树梢上,灯笼里面坐着栾树的胚胎。熟透的种子呈暗褐色,光滑圆润,用彩线串起来戴在手腕上,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迭,是小女人温婉的欢喜。

我不知桃杏李树一朝花落,有多少阳光雨露的滋养才初显幼果,又有多少星移月满才成熟可采。与其在繁华落幕时悲哀,何若于盛景中孕育新生?似乎栾树更懂生命的真谛。她们像风华绝代的少妇,簪花缀玉,环佩叮当,一边开花,一边结果,一串串浅红深绯的三棱形果荚,积攒起成熟的财富,酷似旧时元宝迎风飒飒,昭告着财源滚滚奔腾而来,于是她们又有了大俗大雅的别号“元宝树”,赋予了“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

秋风瑟瑟时,栾树已调好最梦幻的色彩,在某个清晨或是黄昏,眸光掠过时,她们会呈现给我极具夸张的惊艳,我私以为层林尽染就是从栾树开始的!

大自然的本身是平等的,相互依赖中共生共存,在乡野的山谷,我看到了自然的宏伟,在峭立的崖壁,我感知了生命的神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