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范仲淹与花洲书院
栾树之秋
牧牛图(国画) 张宽武
美 食 之 于 开 封
《上海爱情浮世绘》:为现代都市精神立传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何弘 尚伟民 著

许为钢先生很谦和,在电话里谈了小麦良种近年来的培育与推广情况后,答应让助手把相关的资料发给我。根据与许为钢先生的通话和相关资料,笔者基本了解了他走上育种之路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良种发展的脉络。

1978年,许为钢去四川农业大学报到的时候,心里还带着遗憾——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许为钢,从小的理想是航空航天,命运却把他的心从蓝天拉回到土地上,从此与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许为钢在四川农大读大学的4年,多次聆听过颜济先生的报告。对先生的敬仰之情,也成为他热爱专业并选择以此为终生事业的不竭动力。1982年,许为钢考取西北农大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赵洪璋先生,1985年毕业后,留在小麦研究室给赵洪璋先生做助手。

颜济、赵洪璋就是上个世纪我国小麦育种界著名的“北赵南颜”,我国小麦育种实践领域的泰山北斗。

赵洪璋先生是河南淇县人,1918年6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西北农学院(西北农大的前身)毕业后,被安排在陕西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事试验场工作,负责小麦、谷子、棉花等多项试验。两年后调回西北农学院任助教。从此,他便一边教学,一边搞小麦杂交育种实验。

1950年代,赵洪璋先生培育出具有较突出抗倒、抗病能力,综合性状全面,适应性广泛的“碧蚂1号”“碧蚂4号”“西农6028”等三个品种,亩产可达150~200公斤,比一般品种增产15%~30%,增产显著。华北各地党政领导和广大农民都看好这几个品种,争先恐后地推广。至1959年,三个品种的最大种植面积达到1.1亿亩,其中“碧蚂1号”占9000余万亩,创中国一个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碧蚂4号”最大面积达到1100万亩。“西农6028”抗吸浆虫,对恢复和发展关中、晋南、豫西、豫南、皖北、苏北等吸浆虫危害地区的小麦生产起到很大作用,最大面积达460余万亩。在那个年代,赵洪璋先生闻名全国,不仅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还被毛泽东同志接见过8次,1955年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93年改为院士)。

上世纪60至90年代,赵洪璋先生继“碧蚂1号”为代表的第一批小麦品种之后,又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三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先生因病逝世。从进入西北农大起,许为钢跟随赵先生12年,试验田、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外出的汽车上,都是先生向他传授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的课堂,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1995年,许为钢完成了赵洪璋先生培育的最后一个小麦新品种“西农881”的审定,了却了恩师的遗愿。

颜济先生192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市一个书香世家,1943年考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牙医学院牙科。1944年秋,日军攻陷贵州独山,他弃医从戎,考入空军军官学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颜济先生重返华西大学,改学农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学教学与小麦育种。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四川小麦种植主要品种均是从意大利引进,单产每亩150~200公斤,条锈病与倒伏为害严重,绝收现象时常发生。颜济先生便开始以半矮秆育种来解决抗倒伏夺高产问题的研究——这个方向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不谋而合。

颜济先生一方面以地方品种为基础,进行矮秆抗倒、抗病系选,另一方面引进国外新的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先后培育出“大头黄”“雅安早”“竹叶青”等品种,1962年开始在四川大面积推广,打破了意大利品种在四川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小麦亩产达到250~300公斤。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颜济先生又培育出“繁6”“繁7”等品种,把小麦亩产提高到350~400公斤的水平。

颜济先生还收集和保存了小麦族20个属184种的6100份种质资源,建立了一个新属,发现9个新种,研究了仲彬草属等7个属多数种的系统学关系;通过远缘杂交育成了抗穗发芽、多小穗等小麦新种质,发现小麦族物种生殖细胞间存在的接合管与接合孔连接是核物质在细胞间转移的通道,进而探讨了植物高倍体及非整倍体的起源机制。

“北蔡南吴”

上世纪我国小麦育种实践首推“北赵南颜”,而在小麦理论研究方面, 则有“北蔡南吴”之说。“北蔡”,指北京农大的蔡旭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吴”,指南京农大的吴兆苏先生,是许为钢的博士生导师。这两位专家是我国小麦育种理论研究界的权威。

蔡旭先生1911年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农村,在江苏无锡读完中学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蔡旭先生住在农事试验场,半天教学,半天从事小麦研究工作。他在 40多亩田地上种植了国内外小麦品种数千份,开展了上万个穗行和整套纯系育种试验。在我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植物遗传育种学家金善宝先生的指导下, 蔡旭先生选育和推广了“中大13—215”等品种——这是我国最早一批推广的小麦良种。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中央大学被迫内迁。到达重庆后,蔡旭先生栖身于沙坪坝的一间堆柴小屋。在敌机不时地侵扰下,由金善宝先生主持,以蔡旭先生为主的团队继续进行小麦育种研究。在一块山坡地里,他们培育出了具有早熟、抗条锈病、抗吸浆虫、秆强抗倒、穗大粒饱、适应性广和一般配合力好等优点的小麦良种“中大2419”(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为南京大学,该品种遂改名为“南大2419”)。

1939年冬季,蔡旭先生陪同金善宝先生到川西北进行农业生产考察。成都平原无边无际的麦浪吸引了蔡旭先生。当时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农业研究单位四川农业改进所也在这里。不久,蔡旭先生就请调到四川农业改进所工作。短短几年,蔡旭先生就把“南大2419”在四川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同时还筛选了“矮粒多”“中农28”“川福麦”等品种, 主编了《四川小麦之调查试验与研究》——这部书除了阐述四川省的小麦生产与科研成就外,还就国内外小麦品种在我国不同地区种植后的表现做了记述,并探讨了我国小麦的自然分区问题。书中提供的试验结果和论点基本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小麦生态区划的基础。这对小麦引种、品种区域试验和良种推广等都有着指导意义。此书的部分内容还被引用到上世纪6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一书中。

1950年之后,“南大2419”开始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南方冬麦区推广,推广种植长达40多年,创造了小麦推广史上时间最长、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等多项奇迹,面积最大时达7000多万亩。而它的衍生品种约有100个,在全国七大麦区均有分布。

42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