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基本形成
市直机关理论巡回宣讲 走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强化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推进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增强防控意识 做好个人防护
郑铁11天累计 运客逾300万人次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员选拔工作启动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进境活牛 口岸迎来首批澳洲奶山羊
层林尽染秋色美
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 引入临床数据提取系统
宣传消防知识 筑牢安全防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创新高 ■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土壤环境稳中向好

(上接一版)持续“增好水”,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抓好重点河流治理,实施“四水同治”项目929个,修复退化湿地4473亩,不断提高Ⅰ~Ⅲ类水体比例。着力“治差水”,系统谋划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洁河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4个标志性战役,完成453个流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国家整治清单的144处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治理,贾鲁河、安阳河、汤河、卫河、黑河、三里河、唐江河、包河等污染较重的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坚决“守饮水”,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省61个市级、165个县级、1615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这十年,全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坚持分类“管”,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分类管理,对农用地按照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实施精准“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全省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监管名录,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加强源头“防”,严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防范土壤环境风险。2019年以来,全省连续3年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加强省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山东向我省兑现生态补偿1.26亿元

近年来,河南省全力推进省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编制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发布了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山东省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两年山东省向我省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

同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组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执法检查等6个专项行动及常态化黄河“清废”行动等,编制主要支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案,组织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经过努力,省辖黄河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1~8月,省辖黄河流域35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30个、占比85.7%,劣Ⅴ类水质断面稳定消除,黄河干流出省国考刘庄断面平均水质稳定在Ⅱ类。流域九市一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8年下降21.3%,优良天数增加27天。创成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省级生态县。

取水口及出境水质稳定达标

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近年来,河南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总干渠生态环境保护,出台了《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在南水北调水源区和总干渠建立五级河长组织体系,开展联防联控联治;加强系统治理,源头保护,严格环境准入,坚决杜绝污染项目落地;开展专项行动,狠抓问题整治,共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522个;探索“一河一策一图” 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经验。通过努力,确保了陶岔取水口及河南出境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