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潮涌惠济千层浪
山河日新 惠济蝶变
非凡十年 出彩惠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河日新 惠济蝶变

本报记者 杨丽萍

十年之变,“数”看风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惠济区对标一流、进位争先,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0.3亿元,增速连续7年居六区第一;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2亿元,蹚出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十年之变,笃力启新。

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惠济区笃力启新、持续向优,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解民忧,紧抓黄河国家战略,聚焦“创新活力之城 大美幸福惠济”,着力实现“生态优、文化兴、创新强”,攻坚突破,积厚成势,惠济区综合影响力持续提升。

十年之变,芳华满城。

踔厉奋发、高歌前行,惠济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新产业从无到有,民生改善有力增进、文化发展大放异彩……一个个发展新故事绘就惠济新气象、新面貌、新变化。

对标一流,进位争先。这十年,创新惠济启新程。

惠济区聚焦“生态优、文化兴、创新强”,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出台“1+5+N”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文化创意旅游、现代商贸服务、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花园口新兴产业园和古荥智能制造产业园两个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不久的将来,惠济区将以5G双碳创新产业园为突破点,瞄准大型央企、港资企业、500强企业“三类企业”强化项目招引,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企业2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以上,在改革创新中注入新动能。让惠济经济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笃力启新,持续向优。这十年,活力惠济放光彩。

十年来,惠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商业能级不断跃升,万达商圈、宜家商圈形成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0.3亿元。科技创新快速发展,近五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亿元,年均增长7.1%,累计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43件,成交额3.94亿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8个、创新创业载体7家,成立院士工作站2家,实现零的突破。

“三集中三到位”“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41个部门、1295个事项实现“应进必进”,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率达99.4%。纵深推进“一网通办”,推出高频“一件事”50件,网上可办率100%,工程建设项目区级审批时限由340个工作日压减至6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市场主体由1.6万户增至6.72万户,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踔厉奋发,高歌向前。这十年,大美惠济展新姿。

围绕“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惠济区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统筹做好沿黄生态保护、沿线景观、产业布局、文化传承等融合发展规划。

布局堤北生态风光带、堤南淤背区生态休闲体验带和延展区森林生态屏障带;结合道路交叉口、人文历史遗址,打造不同规模层次具有黄河文化、休闲服务功能的休闲广场、服务驿站等生态景观节点;建成九纵三横27条66公里彩色慢行系统;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5年在惠济举办……一个更美的惠济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城乡蝶变,宜居宜业。这十年,幸福惠济踏歌行。

十年来,惠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百姓需求,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新增普惠性幼儿园79所;率先启动医共体建设,组建完成公共卫生管理中心10个、技术专家服务团队3个;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入选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配建社区养老服务场所46家,实现社区养老床位零的突破。新建城市书房8个、农体工程16个、文化服务中心74个,健身步道269条……辖区群众便利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过去十年,惠济区对标一流、高歌前行,笔蘸黄河书锦绣。

放眼未来,惠济区乘风起势、布局跃升,俯指波涛更从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