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特1/2022-10/18/06/202210180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加大科技投入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林果养殖齐发力 收获致富“金疙瘩”
让小相菊花“开”出产业链
带领群众共享“莓”好时光
党代表日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大科技投入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李浩 文/图

10月17日,黄帝故里新郑市碧空如洗。城关乡东郭寺村一片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高低错落,将农田描绘成美丽的条纹图案。

吴志凯,作为新郑市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正忙着组织收割机械。他今年流转土地800余亩,其中500亩用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收成还不错,感谢政府的支持。”吴志凯说,今年他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新郑市农委和当地乡政府全程给他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并协调农用机械。昨日上午,他收听收看了二十大开幕会,尤其关心农业方面的内容,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时,他倍感振奋,顿时感觉种好粮食的使命光荣。

新郑市农业部门负责人说:“新郑今年首次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市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大豆,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不远处的敬楼村,种粮大户李红亮的520亩地,也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长势同样喜人。记者注意到,农田里的玉米植株种植间距比较密集,但是所结玉米穗的个头并没有受到影响,颗粒饱满,籽粒的排序紧实整齐。中间的大豆,豆秆上满是豆荚,颗颗饱满。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通过增大玉米种植的行距,减小玉米种植的株距,从而腾出空间,在不减少玉米种植量的前提下,将该空间种上大豆。

“一块玉米田,靠边上的玉米透光透风长势好,复合种植利用玉米的边行优势,每一排玉米的透光性和透风性都很好。”李红亮说,复合种植让大豆中所含的根瘤菌,增加土地的肥力,可以给玉米的生长提供养分。

该地块今年产量达到每亩地收获玉米610公斤,同以前纯种玉米相比,产量并没有减少。但与此同时,每亩地还可以额外多收126公斤大豆,即每亩地可以增收近700元。

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王鹏说:“为了更好地稳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新郑市正在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为确保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